113-4月主題-關於霸凌:「 只是好玩而已?! 」
孩子班級 | 投稿家長 |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
101 | 黃媽媽 | 我想每天花時間和孩子們溝通聊天是必須的,透過聊天談話的時候,間接可以了解到孩子們在學校的狀況以及情緒、問題的回饋! 友善的告知他們,霸凌這種事誰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相對的,也不允許這樣子對待身邊的同學!一定要有同理心跟換位思考。 如果哪一天,覺得被霸凌或者是同學讓你不舒服,在第一時間也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告知父母或老師,我們都會給與適合的回饋,讓孩子們不孤單! |
102 | 賴媽媽 | 霸凌事件層出不窮,如何讓孩子了解「霸凌」並保護自己不被霸凌是個很重要的課題。 我們都擔心孩子被霸凌,尤其在校園裡,常有此事件不斷發生,但卻不曾想過那年血氣方剛的我們,常常會看一個人不順眼而搞小團體,再者對他人指指點點,說著令人不舒服的話語,可曾想這就是霸凌呢? 換做是現今社會,是自己的孩子發生被欺負,這樣的感受是否更深刻呢?!所以還是要教導孩子不去霸凌他人,學會尊重且包容他人,更重要的是學會保護自己,任何的不愉快,一定要先冷靜,並學會告知老師或家長,使自己能夠得到幫助! |
104 | 謝媽媽 | 霸凌事件 媽媽有親身體驗過 面對霸凌很多時候往往都導致小孩內心受創 不知道如何去跟老師訴說 導致後面變成小孩自閉 這也是我們做家長不想看到情形 更希望學校是大家壞學習的地方 不是因為家庭因素來導致暴霸凌的現象 所以對孩子都是相親相愛的教導 也跟孩子們說 我們不能去歧視同學 是要幫住同學 如有霸凌事件出現也希望老師處理 不讓孩子們有心理的影響 |
104 | 黃媽媽 | 校園霸凌一定要讓孩子提早認識.有的時候同儕間的嬉戲或許小孩不以為意.但卻造成長大後的心裡陰影.真的就來不及了.所以提早認識霸凌有哪幾種.還有遇到霸凌時該怎麼辦.真的是該提早教導的。如果遇到同儕被霸凌也可以知道如何協助朋友面對霸凌。要讓孩子避免被霸凌.也要教導孩子絕對不可以去霸凌別人~ |
104 | 黃佾婷 | 現在的霸凌意識已經越來越成熟了,家長和老師的態度和處理方式真的很重要。很多小孩都會因為怕大人不相信他們,或是敷衍的態度而不願意說出來被霸凌的原因。畢竟以前我們也經歷過,而以前的教育方式多半都是先討論受害者是不是做了什麼而被霸凌,不願意傾聽他們的心聲,都是以「你不要理他們就好啦」消極的心態來處理,卻不知道這樣的方式,反而讓霸凌者越來越過份,除了聆聽和觀察孩子在校的表現和情緒之外,我也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變成那樣的大人。 |
104 | 陳俊宇 | 關於霸凌、無論處在那個時期,都是一直長期存在的問題,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無法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固筆者認為,從小就要建立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也或者說,回話的藝術非常之重要。 當然在孩子還小時,尚未對溝通、對話有初步了解,往往會以自身當下的感覺,直話直說,另一方則亦是如此,無形中會演變成霸凌的雛形,個人認為平常就應該多讓孩子練習同理心、無論是對人、事、物,應該要多方讓孩子體會,換位思考是大人們常用的教育理念,但當情緒來時,有時連大人也無法控制。何況是孩子? 在閱讀完文章後,深刻了解各種霸凌帶來的傷害,亦了解,當情況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時該用何種方式面對,其中最為直接的言語帶來的傷害不比身體,固除了平時與孩子間的溝通必須時常關懷外,亦可與孩子多多對話,除了增進親子關係。 |
105 | 丁媽媽 | 霸凌事件怎麼面對?這篇文章非常需要被閱讀及了解,常常新聞上看到學生被霸凌,導致憂鬱症,嚴重甚至輕生...被霸凌真的是件很恐怖也會永久留下陰影的事,所以身為家長的我們,就算再忙都要關心孩子在校狀況,每天關心孩子跟孩子聊聊,預防憾事發生,有時候也未必是同儕之間霸凌,有些老師也會帶頭霸凌學生,這些防不慎防,所以主動多了解孩子學校狀況非常重要,如果不幸遇到了,要尋求正確管道、方式,帶領孩子早日走出陰霾。 |
105 | 邱媽媽 | 霸凌是一個需要全面關注和積極應對的問題。學生是校園霸凌的主要受害者,他們可能因此感到恐懼、沮喪甚至自卑,進而影響到他們的學業表現和社交關係。為了有效預防和解決校園霸凌,學校應該積極推行反霸凌教育,從小培養學生尊重和同理心的觀念,並建立友善、包容的校園文化。同時,學校應建立健全的支持系統,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援助給受害者,讓他們得到及時的幫助和支持。此外,對於霸凌行為應該嚴厲懲處,建立起一個明確的懲罰制度,讓霸凌者知道他們的行為是不被容忍的。最重要的是,整個社會都應該共同努力,共同守護學生的安全,共同打造一個和諧、健康的校園環境。 |
105 | 蔡媽媽 | 看完這篇「霸凌事件怎麼面對?一起了解遇到霸凌孩子、家長、老師可以怎麼做」,覺得寫得很好,因為有時家長,也會不知如何做,這篇有告知如何做。 遇到霸凌如何保護自己: 1.覺察情緒:因什麼「 人/事」而產生這些情緒 2.穩定情緒:使用吸4吐8呼吸法或蝴蝶擁抱法穩定情緒 3.紓解情緒: 試想「當我做哪些事情,可感受到放鬆與愉快」 4.尋找資源: 建立資源通訊 學校:老師、 同學、 主任等 家人:爸 媽、兄弟姊妹等 社區:安親班老師等 其他:兒福聯盟等 家長如何處理霸凌?爸媽陪伴5步驟 1. 觀察 2. 傾聽 3.支持 4.判斷 5.討論:陪孩子討論可行的因應方法,讓孩子知怎麼做比較好。 |
106 | 李媽媽 | 看完內容以後其實以前自己在學校的時候也是有類似的情形發生在自己身上,現在才知道叫做霸凌。 因為自己的孩子總是擔心被欺負,有時候孩子常說誰ㄧ直弄死怎樣怎樣的,我都只能告訴他如果有人讓你不舒服,你一定要制止他,如果制止他了還是讓你不舒服就要尋求協助報告老師,千萬別怕報告老師之後他會對你怎樣,因為你不敢尋求協助就會讓自己很不舒服,甚至不開心。但跟朋友接觸的是孩子當他出去到外面必須自己面對外面的世界,我們只能注意他回家以後的狀況。 |
106 | 洪媽媽 | 小孩子之間使用不當言語、不當文字或ㄧ些不當肢體動作或者是使用公開網站等的方式影響他人正常生活或他人身心上受創,長期下來都會成為霸凌。當孩子們之間發生霸凌事件,我們就要好好引導孩子們往正確的方向、制止孩子們不對的行爲,將傷害降低,給與受害者幫助,使他從傷害中走出來。 |
107 | 蔡媽媽 | 感謝學校提供這篇優質的文章分享, 日前小孩也遇到小小同學推書包的狀況(用霸凌這個詞彙有點重),在小孩無法自己處理向家長反應,家長的態度真的很重要,如何引導小孩處理,在下次面對相同的問題小孩也知道可以先做如何處理,以及立即向老師反應,回家跟家長分享。 也很感謝老師當時收到家長反應的立即處理,小孩在遇到問題也知道,避免小小狀況累積成霸凌的問題。 |
108 | 陸爸爸 | 這次的題目是一個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看到或體驗到的事情,霸凌行為,從小朋友上學開始,我就會時不時問小朋友班上有沒有很壞的學生,會不會作弄你,事實上這種愛捉弄人的小朋友也重來沒有少過,那我也只能跟小朋友叮囑要注意這種同學,不要跟他們玩,他們如果有作弄你,你要跟爸爸媽媽說喔,這種消極的面對現實上解決不了什麼問題,但小朋友也知道老師也幫不上什麼忙,往上舉報甚至還會破壞自己在班上的人際關係,學校一切的作為都是流於文字上的形式,對於被害者的幫助有限,這也是大人世界的無奈吧。 |
108 | 林媽媽 | 看完霸凌的影片還有文章真的很有感覺,現在的校園霸凌事件越來越嚴重,把孩子送去學校多少都會擔心,常常會叮嚀孩子不欺負別人也不讓別人欺負你,更不應該捉弄或取笑別人,要幫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才對。在學校有什麼事情一定要馬上跟老師說,如果不敢說下課回到家也要趕快跟父母說才行,老師對於孩子還有我們家長而言真的是很重要的角色。也希望校園不要再有什麼霸凌案件,多一點善良社會會更美好???? |
108 | 廖姵雅 | 當友善的社會 校園 職場 被霸凌侵入後變色變調,看不見光彩 陽光 陷入灰暗。 如何一起面對?陪伴?讓校園 職場 社會 恢復善良美麗?!從觀察 聊天 陪伴慢慢做起 談校園霸凌- 小孩都是家長心中寶貝,如不幸被霸凌入侵,可以怎麼做? 觀察孩子的異狀!可能不愛上學,可能不愛將某位同學,可能情緒反應很大,家長這時候,我們陪伴更為重要,不要譴責孩子沒耐心,應該更加耐心傾聽。 聽孩子心裡表達,越仔細越細膩,讓孩子安全感的表達出來。 陪伴孩子-家長當個守護者陪伴孩子 穩定情緒不懼怕,讓孩子童貞個性不要被隱藏影響成長。 了解事件-透過單位協助,了解事件原因,也不批評霸凌者下,先了解行為出發前原因。針對霸凌者及被霸凌者 輔導,協助。讓雙方有知錯能改機會及敞開情緒恢復快樂。讓霸凌遠離。 美麗善良的校園,可愛童真歡樂,一起勇敢杜絕霸凌,!say NO! 多關心多傾聽多陪伴。“友善校園~ HI” |
110 | 陳爸爸 | 面對霸凌的時候,在學校一定要跟老師說,老師知道才能從旁協助,所以老師的做法也很重要,面對現在這種社會,老師也兩難,但如果老師願意伸出援手就可以阻止很多事情的發生,面對國小這個階段,可以通知學生家長,請家長從旁協助,所以說霸凌這種事情一定要從小時候的教育著手,小時候就應該教育學生有正確的觀念欺負別人是不對的。 |
110 | 李媽媽 | 霸凌這件事,不論年紀大小,讀書或職場,隨時隨地都會發生!無論遇到何種霸凌,都應先保護好自己,並且優先處理好自我情緒,再找適當的管道發聲。也許朋友、家人、師長,更或是尋找法律途徑!若不幸被霸凌,當家長的也要注意孩子的狀況,孩子最近情緒或反應是否異常,透過聊天或分享,適時的給予幫助或介入,給予孩子穩定的支持、愛與關懷,絕對是支撐住孩子的大樹! |
203 | 孫媽媽 | 關係霸凌 關係霸凌是多人聯合起來對一個人實施霸凌行為,可能是肢體、言語或網路上的攻擊。也常被俗稱為集體霸凌。 來講一個真實的事件,這是○○讀大班時發生的事,某天我帶○○去公園,其中一名較大的小孩聯合其他起來,對○○做出言語嘲笑、排擠傷害的行為,讓他感到孤立,我就旁邊看的一清二楚,立馬請那個領頭的小孩過來,問她為何要這麼做,她也回答不出來,我問她老師在學校是這樣教你對別人的嗎?並四處搜尋她的父母是否在旁邊,顯然她是自己過來玩的,請她跟○○道歉後就將○○帶離現場了,現在的霸凌真的隨處可見,我覺得一切也需要回歸到家庭教育的問題。 |
204 | 鍾媽媽 | 霸凌事件的確易存在於校園中的任何關係上,因此當孩子碰到時的情緒反應,也需最親密的家長或導師給予適當的傾聽.開導並且解決!這時師長和爸媽就是最好的引導者與幫助孩子的重要關鍵了,不然,會造成孩子一輩子的陰影!許多社會報導的案例與遺憾就是因為中間處理環節的遺漏,而造成悲劇產生!所以除了事後的開導為重要外,預防勝於治療,更需讓孩子懂得保護自己,並且學習表達自我困境的解決之道與告知,更為重要了!而大人心態更要小心謹慎解決孩子霸凌上的問題,才不會再次造成悲劇的循環! |
204 | 林媽媽 | 霸凌事件從以前就一直存在著,隨時間演練,種類細分更多,常見肢體、語言→網路→性霸凌等,代表被重視領域更多,其了解當事者如何檢視是否為受害者及面對受害者及家屬應如何調適心態,並陪伴被害者其對話,其尋求管道支援,改善情形。 |
207 | 陳媽媽 | 校園霸凌的問題隨時會發生,學生和家長也同樣需要學習處理和面對這些議題, 家長跟小孩子的親子關係也是很重要,如關係不夠親密就較難觀察到孩子的異常,而我認為parenting style 也會深深影響小孩的價值觀,希望校方跟家長的緊密聯繫可以加強守護孩子的身心健康。 |
303 | 陳媽媽 | 霸凌事件層出不窮,不管是在每個年齡層都會有,平常一定要跟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每天聊聊天,瞭解他們在學校的生活狀況,如果真的發現孩子真的有被霸凌的跡象,一定要鼓勵孩子勇於檢舉,家長一定要在旁邊陪伴孩子渡過這個時期,總而言之,孩子從小的教育,家長應該就要教育不可以欺負他人霸凌別人。 |
303 | 邱爸爸 | 首先,我認為提高對校園霸凌問題的認識至關重要。透過舉辦講座、工作坊或社區活動,可以增加師生及家長對霸凌的認識,從而提高對這一問題的關注度。同時,教育機構應該制定明確的反霸凌政策,並建立有效的機制來應對和處理霸凌事件。 其次,我認為建立一個積極支持的校園文化至關重要。透過鼓勵同學們彼此尊重、支持和幫助,可以打造一個友善、包容的校園氛圍。此外,校園應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持服務,給予受害者適時的支持和幫助,幫助他們克服霸凌帶來的負面影響。 最後,我認為霸凌問題需要社會各界的關注和參與。政府、學校、家長、社區以及媒體等各方應共同努力,共同守護孩子們的成長環境,共同打擊校園霸凌現象。 |
304 | 梅孟儒 | 其實文章裡面分析的非常多也非常能夠幫助家長們更容易分辨與協助孩子在遇到霸凌這個課題時應該如何自處,但其實真正可怕的霸凌並不是這麼容易被察覺的,有可能被霸凌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自己正處於被霸凌的狀況,也因為不懂不熟悉這樣的狀況與處境往往在他們心中留下陰影,等到長大後懂事了才意識到原來當初的自己就是被霸凌者!所以我也建議所有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什麼是霸凌,不僅僅是避免自己被霸凌也同時了解怎麼避免成為霸凌別人的人,畢竟孩子現階段需要的學習這個社會上的一切,也需要了解與適應這個世界運轉的模式,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陪伴與引導,期許孩子都遠離霸凌與被霸凌。 |
305 | 鄧伊庭 | 隨著時代變化已經沒有以往農業社會的純樸氣息,社會案件與校園霸凌案件也隨之與日俱增,在學齡孩童心智發展不健全時往往會因為很多因素造成校園霸凌!分享文章中針對霸凌類型分析以及孩童、家長在面對時態度與作法等說明的非常清晰,作為家長在自身心態、情緒上檢視也是非常重要課題,檢視後在進行陪伴溝通與聆聽!除了觀察行為表現、不以評論對錯、多鼓勵少責備以及緩和情緒等全方面都有考量到,另外還有聆聽聊天方式也可促使孩童換位思考,讓角色互換,互相討論可行方式也是解決煩惱的契機!另外還有正確價值觀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不要錯過教育第一時機! |
309 | 陳俊宇 | 關於霸凌、無論處在那個時期,都是一直長期存在的問題,畢竟人類是群居動物,無法避免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固筆者認為,從小就要建立孩子正確的溝通方式,也或者說,回話的藝術非常之重要。 當然在孩子還小時,尚未對溝通、對話有初步了解,往往會以自身當下的感覺,直話直說,另一方則亦是如此,無形中會演變成霸凌的雛形,個人認為平常就應該多讓孩子練習同理心、無論是對人、事、物,應該要多方讓孩子體會,換位思考是大人們常用的教育理念,但當情緒來時,有時連大人也無法控制。何況是孩子? 在閱讀完文章後,深刻了解各種霸凌帶來的傷害,亦了解,當情況發生在自家孩子身上時該用何種方式面對,其中最為直接的言語帶來的傷害不比身體,固除了平時與孩子間的溝通必須時常關懷外,亦可與孩子多多對話,除了增進親子關係。 |
310 | 袁麗蘭 | 面對霸凌時 ,到底該怎麼辦! 大多數的人都因為害怕而不敢說 ,因為畏懼而選擇退縮逃避, 而讓加害者更是無所忌憚的為所欲為。 但是 要勇敢迎戰, 也是不容易的需要相當的勇氣 ,因為霸凌不僅是同儕的事,也包含了上對下的欺壓 ,尤其基於某些壓力下的逼迫 ,更要克服許多問題。 當然是出必有因 ,許多加害者 就會柿子挑軟的吃 ,但當你夠強大時,別人就不敢隨意的欺負你 。要讓自己變得更好丶更強大 才是最重要的。 若是真的遇到也不要害怕 ,現在的學校和社會,有許多的資源都可以提供幫助。千萬不要自己一個人面對,才能保護好自己,把事情圓滿解決! |
403 | 黃媽媽 | 我想每天花時間和孩子們溝通聊天是必須的,透過聊天談話的時候,間接可以了解到孩子們在學校的狀況以及情緒、問題的回饋! 友善的告知他們,霸凌這種事誰都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相對的,也不允許這樣子對待身邊的同學!一定要有同理心跟換位思考。 如果哪一天,覺得被霸凌或者是同學讓你不舒服,在第一時間也要適時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或者是告知父母或老師,我們都會給與適合的回饋,讓孩子們不孤單! |
410 | 呂媽媽 | 雖說在學校若有事情發生一直都強調要說告訴老師和家長,但多數同學其實都不敢講,怕加害者一直對受害者威脅或嚴重的霸凌。 霸凌事件其實一直都是存在著,不會因為年代的不同而有所消失,只是現在有比較多的相關社福單位在處理,但往往很多事件還是被壓下來未被報出。 |
410 | 余至真 | 小學一般分成低中高年級,有些行為隨著年齡與行為的越來越誇張就會從,開玩笑(過頭)變惡作劇,惡作劇(過頭)就變霸凌了 但是孩子一開始就是覺得好玩,那從小如何讓孩子理解霸凌呢??家長又應該如何得知呢?? 讓孩子自己判斷是否有人對他1.持續性的2. 透過某些行為3.直接或間接開玩笑惡作劇。而且是4. 故意的,讓你感到5.身心不舒服或影響你正常活動,如果有這5種感覺就要體醒對方或尋求協助了。 父母多觀察孩子日常生活、交友與學校學習狀況,可用下面方式發現問題,才能即時協助孩子。 1.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例如學校的生活是不是感覺到厭煩或者是抗拒,情緒或行為是否跟平常不同不想跟人互動留意孩子身體是否出現受傷,像是瘀青、挫傷等。衣服是否莫名出現磨損,有沒有物品重複遺失。 2. 讓孩子願意跟我們多說一些他所經歷的事情,我們必須懂得傾聽孩子的想法,當掌握的資訊越多,我們對事情的全貌才能有較完整的了解,各位家長們要留意以下 5 點:保持情緒穩定、避免刻板印象、不評價論對錯、多聆聽少責備、鼓勵說的意願。 3.隨時讓孩子知道爸媽永遠陪著他,不要自己承擔,且協助孩子判斷孩子間的行為是衝突或是霸凌 ,並一起討論可行的解決方式,引導孩子思考不一樣及正確的行為方向。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寶,所以一起陪伴傾聽討論面對是在孩子成長中最有用的幫助 |
412 | 陳媽媽 | 『霸凌』可能是現在讓家長、孩子甚至老師都感到害怕的事情,身為家長面對現今層出不窮的霸凌新聞,真的感到很不安也很擔憂,看到這些面對霸凌的資訊,真的只希望永遠用不到。 除了不時了解相關訊息,最主要的就是要每天關心孩子,留意孩子的言行,多和孩子聊天談心,了解孩子的狀況,才能更了解孩子身邊的人事物,也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永遠陪伴、永遠支持他們的心意,讓孩子信任,孩子才能更願意傾訴心事。 只希望校園霸凌能不再有,讓每個孩子都能有個安全自在的學習環境。 |
503 | 劉媽媽 | 原本對於霸凌與開玩笑的界線總是相當的模糊,在讀完此篇文章後,更了解霸凌居然有分如此多種,有言語霸凌、網路霸凌、肢體霸凌、性霸凌、關係霸凌,只要是令人不舒服的都叫霸凌。 總是擔心孩子會遇到霸凌,也擔心孩子因為調皮無意間成為了霸凌者。 此篇文章讓我更了解當遇到霸凌時應該如何處置,如何面對,如何與霸凌與被霸凌者溝通。 |
505 | 姜媽媽 | 一樣米養百種人,家庭的兄弟姊妹爭寵時也有可能會有鴨霸行為!但是在學校的初識的朋友,要如何建立關係,我想教孩子是以先保護自己為原則.曾在孩子的復健團體活動時,有位家長跟我如此說,想要讓患有自閉症的兒子與孩童打一架最好.因為社會互動是他們最為欠缺的,所謂不打不相識,而現今少子化,孩子個個寶,過於寵溺,所以與他人界線很模糊,霸凌事情會發生絕對不是因為好玩或是想認識他人的缺乏社交技巧如此單純,我想預防重於治療,這月的親子大讀家分享的霸凌事件如何面對?文章和影片都非常有幫助霸凌的求助和助人的處裡方法,求助是正確的,覺得尋求資源是很正常也很重要的行為. |
601 | 黃瑞庭 | 霸凌這件事 只會 發生在學校孩子身上而已嗎 ?其實在成人的社會中,職場上或各種產業裡都有可能會發生霸凌這種事情。 但要去探討此行為發生的原因,應該是複雜 且多面象的 ,如何避免丶如何保護好自己也是重要的課題! 但常有人受了欺負後,又轉向去欺負比他更為弱小的人,形成一種轉嫁的報復心態非常的不可取。 除了孩子 要學習保護自己, 培養處理問題的 能力外。我們大人也該學習 ,培養如何面對,處理霸凌的這個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