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57
  • slider image 258
  • slider image 262
:::

114年9月--SEL社會情緒學習:家長回饋

 

本月主題:SEL社會情緒學習

孩子班級 投稿家長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102 陳玟君          情緒就像天氣一樣,晴雨無常,而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情緒:快樂、緊張、生氣或難過。如果不懂得管理,它們就像脾氣暴的小怪獸一樣,隨時可能會失控。
        上個月,我和我的好朋友約好要見面,她確臨時有事不能來,當時的理由,讓我覺得她不重視這次相約,話沒想清楚,我就直接對她說了幾句重話,她也立刻回嗆。結果,我們誰都不想理誰。
        隔天,我鼓起勇氣跟她談了談。我告訴她我昨天的感受,也聽她解釋。她說當時家裡有急事,來不及跟我好好說明。我聽完,心裡那股委屈慢慢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理解。最後我們互相道歉,還約好下次見面時間。
         現在回想起來,我很慶幸自己沒有讓情緒一直掌控我。學會管理情緒,就像給自己一個緩衝的空間,讓我能夠看得更清楚、想得更周全。
          看完了SEL社會情緒學習的影片,真的很受用,讓我學習到如何讓孩子們遇到生氣或難過時,要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第一要先了解當下的情緒,第二是先冷靜自己,第三是處理問題,試著深呼吸,讓腦袋清楚一點。
102 陳依婷 小孩大多時候是非常直接的表達自己的情緒,但有時他們可能因為3C快速傳播或者同儕間影響,已經無法分辨自己為何會有負面或者悲傷憤怒的情緒,無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進而演變成無法向大人訴說及表達,可能造成人與人相處的問題,相信大多數家長也是這樣子,所以大人與孩子可以一起來面對與學習情緒教育,當有負面或憤怒情緒時,如何與自己的情緒相處,然後面對這樣的情緒要如果處理它,而不是隱忍不去面對造成更大的心理壓力,校園如同一個小社會,團體生活一定會有需要溝通的時候,若社會情緒處理的好也不太會有溝通障礙的問題,無論是親子、同儕或者師生間,要告訴孩子,我們要做自己頭腦的主人,不要讓情緒影響了腦袋,與孩子一同學習與面對!
102 江媽媽 情緒教育對孩子非常重要,它能幫助孩子從小學會分辨喜怒哀樂,了解情緒是自然的表達,而不是錯誤,當孩子能夠正確表達感受,就能減少衝突與誤解,也更容易培養同理心與自信心,因此良好的情緒教育是孩子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的基礎。
103 王思婷 孩子讓我最放心的是在新的環境,認識新的老師和同學孩子適應能力還不錯????,有跟孩子說不管在學校遇到任何事,每天都要每日一報要和我們分享在學校的開心與不開心的甚麼事,如遇到問題該怎麼解決,在學校跟同學大家要和平相處、和樂相處 生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遇到任何事情、問題一定要先找老師說,回來再跟爸爸媽媽說,在一起解決問題,希望孩子在新的一個階段是開心快樂成長學習
104 方媽媽 觀看TVBS分享的SEL影片後,深感情緒教育的重要性。SEL不僅幫助孩子認識自我情緒,更學會尊重與同理他人,有效改善人際互動與衝突處理能力。這種由內而外的學習,遠比知識灌輸更影響深遠,值得家長重視推廣,共同培養下一代的情緒素養與心理健康。
104 李爸爸 當孩子正式進入學校學習階段,除了要面對課業壓力外,最大的學習障礙我想應該是人際關係的建立與處理。若能將社會情緒學習有效推廣或是併入在課程上,這對剛踏入團體生活的孩子們一定能有效的幫助,不論是在人格發展、品格建立、正向人際關係的處理,亦或是危機處理的方式與應對,一定能幫助到孩子未來人生各階段的發展。
104 林媽媽 1.除了知識學習,認知學習跟情緒是有密切的關聯。
2.好的情緒,有助於學業學習跟避免憂鬱及霸凌。
3.陪伴孩子理解察覺自己的情緒及面對處理情緒。
4.跟孩子們一起練習,可以有情緒,但要練習好好說話表達,而不是用情緒語言文字去傷人。
5.練習有情緒時,要如何處理及轉換當下情緒。
104 李媽媽   要如何穩定小孩情緒,這個議題好難喔!有時候大人也有情緒,常常不小心也會把情緒帶給小孩,所以我每次在跟小孩說你先慢慢呼吸慢慢講然後不要緊張,我們等你。我不知道這樣有沒有效果,我也是經常跟小孩說緊張吼叫好像沒什麼用,遇到事情很緊張但煩躁的處理反而處理不好而且容易出錯導致要重新做,那何必讓自己多花一次時間。有時我會跟孩子說我們互相提醒如果大聲了或生氣了就提醒對方一下冷靜點!!情緒管理是很重要的課題。
105 陳祺杰 在「忠貞國小新生家長說明會」接觸「SEL 社會情緒學習」時,第一個反應是「這與EQ不一樣嗎?」。經上網查詢,簡而言之,EQ情緒教育,比較聚焦在「自我調適」,SEL則更強調和他人的互動。SEL五個核心元素「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定」,不僅對孩子,對成人也很重要。瞭解自己、控制自己,才能更進一步理解他人、尊重他人,才能提升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和諧,對整體社會很有幫助。期待透過SEL學習,孩子擁有更快樂、更有自信的成果。
105 謝媽媽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課程,
不管面對誰情緒管理真的很重要,
情緒穩定,
溝通起來也可以心平氣和聽進所有的問題。
不會害怕溝通、不會害怕面對任何問題。
可以勇敢的平靜解決事情。
不管是誰都很需要情緒管理個課程。
相信現在有這個課程管道未來會更好。
105 林媽媽 現在的社會變動速度很快,擔心小朋友需要面臨沉重的課業及同儕之間的壓力,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可以勇敢的去嘗試很多新的事物,健全的心態及情緒管理非常重要,面對問題時才能正面及正向的去解決,不管大人小孩遇到問題時都必須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可能好好的處理「事情」,當家長後情緒管理也是我們的課題之一,需要和孩子們一起學習,加入情緒教育的部分真的很棒!
105 王媽媽 影片透過生動的案例與專家訪談,清楚地傳達了社會情緒學習的重要性,並讓我意識到,情緒管理與人際互動能力其實和學科知識一樣,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影片中提到 SEL 的五大核心能力: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決策能力,每一項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都需要長時間的學習與實踐。例如:當一個孩子能夠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學會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時,往往能減少衝突,提升自信,進而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
影片也讓我覺察到我內心仍然將焦點放在成績上,而非把孩子內心的情緒變化與人際互動的發展放在首位,也讓我反思自身在面對小孩時情緒管理的不足,未來將學習如何讓 SEL 融入日常生活中,一起和小孩成長,一起成為更有彈性、更有同理心、更能與他人正向互動的人。
105 江媽媽 近幾年的校園霸凌事件、學業壓力自傷事件等層出不窮!這是家長們最為擔心的部份,因為『校園內』是家長看不到的角落,卻是孩童最常接觸的園地;希望透過SEL的課程可以讓小孩慢慢學會如何溝通並適時表達自我,而非只是安靜不說話,更希望能杜絕校園霸凌事件。
106 陳媽媽        我覺得情緒管理真的很重要,像日常生活中,說話的方式會影響到良好的人際關係,遇到困難時,若沒有適當的情緒舒壓,長期下來會影響身心健康。
        其實家人間的談話,情緒往往容易失控,如何好好控制並有效的溝通及耐心的傾聽,是值得好好學習的課題。
201 苑媽媽 「社會情緒學習」對於小孩子來說,真的是非常有必要性的。畢竟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各種情緒。如果能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了解如何消化各種心情的方式,甚至進而去解讀他人的情緒,更能幫助孩子在面對同儕時,更圓融,並減少不必要的衝突,也能增進同學們之間的情誼。在良好的氣氛中學習,能讓孩子更喜歡上學,讓老師情緒也更穩定,而發展出師生關係更良好的「共好」校園。

而孩子回到家中,也能更好的表達自己,了解父母的立場與關心,增進親子關係。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身為家長的我們,也應該跟孩子一起來共同學習「社會情緒教育」。畢竟在這日新月異的時代,家長也要更新自己,才能跟得上時代,才能讓孩子真正體驗到社會情緒學習所帶來的益處。
203 江爸爸 大人對小孩的情緒教育應以陪伴與理解為核心,當孩子情緒來時,大人不應急著壓抑或責備,而是先接納並幫助他們說出感受,透過示範與引導,孩子能學會如何表達、調整情緒,這樣的教育能讓孩子感到被尊重,逐漸培養自我控制與同理心,對未來的人際關係與心理健康都有正面影響。
204 黃媽媽 看到現代孩子越來越依賴3C來紓解情緒,我心裡很有感觸。雖然方便,但終究只是暫時逃避,情緒並沒有真正被理解或釋放。也因此,我更覺得SEL(社會情緒教育)非常重要,不僅能幫助孩子情緒更穩定,減少焦慮、憂鬱與霸凌,還能提升專注與學習表現。然而最關鍵的仍在家裡,父母若能陪伴並示範正向表達,孩子才能真正學會與情緒相處。我期許自己能和孩子一起練習,讓情緒成為連結的橋樑。
205 陳爸爸 從一個大人的角度來看,這支影片帶給我不少反思。SEL 課程強調的是情緒管理與溝通技巧,這些能力其實不只是孩子需要,我們成年人同樣也常常因為情緒表達不當或缺乏傾聽,造成家庭、職場上的摩擦。看著孩子們因為學習 SEL 而變得更能理解他人、勇於表達自我,我會覺得這是我們那個年代教育裡的缺口。如果從小就能培養這樣的素養,長大後在人際關係上或許會更成熟、更能同理他人。影片提醒我,教育的價值不只是讓孩子考高分,而是培養他們成為有情緒覺察力、懂得互相尊重的人。作為大人,我也應該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把情緒教育落實在日常生活中。
205 許媽媽 情緒管理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課題,不分年紀大小。年幼的孩子未必自我覺察力和表達力就不好,只是情緒的解讀和表達方式容易遭人誤解,以至於往往造成大人小孩兩敗俱傷的情形。我也是脾氣急躁的家長,彼此不時會有誤會,但我想大人可貴在及時止損和正向引導的能力,所以我常提醒自己,也以自己做例子,該承認就承認,該道歉就道歉,孩子真的看到身教,也才會真的把所謂的應該放進心裡,如此,我們才能真的和情緒和平共處。
206 蔡佳惠 陪伴孩子成長過程,SEL(社會情緒學習)是孩子成長的重要養分。爸爸媽媽和老師學校師長需要攜手合作,陪伴孩子探索世界、理解情緒,並幫助他們發掘自身特性與優勢成為托著孩子們的力量。家庭不只是支持,我覺得更多時候要主動參與孩子的生活與成長,從日常互動到學校活動。例如:如園遊會、親職座談等 要為每一個面向的孩子都充滿不同方式的相處模式,與老師建立良好交流對話,藉由親師溝通了解讓情緒感力更成熟,並且適時地給予鼓勵與關心。當家長、老師和孩子形成正向循環,彼此支持尊重,就能打造出一個充滿愛與力量的優質成長環境,讓孩子更勇敢面對挑戰,並在環境中穩定自我、健康茁壯。
希望大家都能一起共同打造友善環境 為孩子們不畏懼表達,並且彼此尊重彼此相愛!讓愛使忠貞的寶貝們彼此關懷~~
206 高爸爸 每一個人都會有情緒,然而有些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或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時,心中的情緒就會和理智比賽,有些人如果未能及時意識到某種情緒已經上身時,通常理智會戰敗,而做出非理智的行為。我覺得這項SEL課程很好,及早讓小孩認識有很多的情緒種類,由老師用明確的例子,讓小孩有更深的認識情緒。我自己之前也有買親子天下出版我的感覺書籍,讓孩子認識情緒的來由及處理的方法。我相信這個課程如果能夠普及的話,應該會減少一些問題行為的發生,比如說因忌妒而產生的偷竊、因生氣而傷害別人的行為...等等。
206 楊爸爸 將SEL融入日常,關鍵在「連結先於指導」。當孩子情緒風暴時,不急著說理,先接納其感受,為情緒命名:「你很難過,因為積木倒了對嗎?」這能培養他的「自我覺察」。接著,引導他「自我管理」情緒,例如一起深呼吸,建立冷靜角。在互動中,透過繪本與觀察,啟發「社會覺察」與同理心。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則,示範如何友善溝通與解決衝突,這便是最好的人際技巧教導。
206 楊媽媽 社會情感學習(SEL)的起點,是「連結先於指導」。當孩子被情緒籠罩時,不急著說理或制止,而是先給予接納。請蹲下來,為他的內在風暴命名:「你看起來很『沮喪』,因為積木倒了對嗎?」這個簡單的動作,能為孩子混亂的感受賦予輪廓,建立「自我覺察」的根基。接著,引導他學習「自我管理」:「我們一起深呼吸,像吹熄蛋糕上的蠟燭。」這份從接納到引導的日常練習,便是在孩子心中繪製一張能陪伴他一生的情緒導航圖。
208 林媽媽 其實我覺得社會情緒學習(SEL)對我們父母很有幫助。它強調五個面向:自我認知、自我管理、社會認知、人際關係和負責任的決策。
在家裡,我會先陪孩子認識情緒,讓他知道生氣或難過都是正常的,
再教他用深呼吸或轉移注意的方法來調整情緒。
平常做家事時,我會分工合作,讓孩子體會互相幫忙的重要,也常引導他換位思考,學會體諒別人。
這些練習慢慢讓孩子更懂得表達與傾聽。
讓孩子能在愛與理解的環境中成長。
208 王媽媽 越來越多專家學者,導入SEL「社會情緒學習」,了解到有五大面向: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關係、承擔決定。這個資訊爆炸,手機泛濫的冷默社會,小孩子接觸到手機的時間過長,慢慢就少了很多人際關係方面的互動。有的也甚至不會說話溝通了,更別說好好說話!
所以我們身為家長的,ㄧ定要好好的導入孩子們「正向情緒」降低「負面情緒」,穩定情緒有很多好處,能提高學習力,減少焦慮,也有助於家庭生活的和諧關係。讓社會更和諧美好,少了很多社會問題。所以我們要一起跟孩子們學習!SEL「社會情緒學習」。當情緒的主人了解自己的心情健康。
301 黃媽媽 現在的新聞媒體上,常常看到的就是行車糾紛、車位紛爭⋯等等。所以不只是孩子需要學習SEL-情緒管理學習,大人也需要共同一起的成長。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的情緒,他都應該有個正確的紓發管道,在紓發情緒的前提下,更應該站在對方的立場與角度,要有相對應的同理心!
302 王媽媽 謝謝學校提供優質文章,讓家長們受益良多!
孩子情緒的問題,還是要以家庭為中心來思考;家庭的環境及父母(主要照顧者)、每一位常與孩子互動的家長,在孩子生長的環境中,都有可能的是孩子情緒學習的榜樣;透過好文的分享,讓家長能從中反思與孩子的相處,與孩子一起成長,成為更好的大人。
303 古爸爸 這支影片探討社會情緒學習(SEL)對學童的影響,令人印象深刻。透過課程引導,孩子們學會表達情緒、理解他人感受,溝通能力顯著提升。影片中提到,情緒教育不只是教孩子冷靜,更是培養他們面對人生挑戰的韌性與同理心。這讓我反思,情緒管理不該是成長後才學的技能,而是從小就該融入教育中,為未來打下穩固的心理基礎。
303 李媽媽 社會情緒學習(SEL)5項內涵:1.自我覺察。2.自我管理。3.社會覺察。4.人際技巧。5.負責任的決定。
這些若能實際並入在課程裡,我想對正在學習中的孩子是一項很大的幫助。
尤其近年來,越來越多情緒控管出現問題的孩子,無法於外在種種壓力下取得平衡,而出現行為不當等問題。
若能提早發現問題點,透過了解自己,來提升抗壓性及衝動能力。我想這對於台灣整體的教育是非常大的幫助。
303 陳爸爸 現在常常看到有很多小朋友有情緒障礙,動不動就發脾氣,不管自己是否做的對與錯,只要先生氣就贏了,很多家長也不想跟小孩拔河,於似乎一次一次地放任就養成了孩子覺得自己是老大的心態,若學校能夠加入情緒管理的課程,我相信也會幫助到非常多的家庭。學會好好的說話,良性的溝通是很重要的。
303 黃媽媽 提早學習認識情緒是很重要的事情.能夠清楚且明白自己現在處於哪種情緒.才能夠有更多有效方法可以解決情緒.不要讓情緒堆積.適時消滅情緒能夠有更健康的身心靈~如果到長大才面對情緒.可能會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釋懷過去的種種情緒.所以我很贊成從小就開始學習認識情緒!是很重要的課題~
304 鄭媽媽 透過SEL社會情緒學習,我更了解孩子的情緒需求,也學會用傾聽與共感取代急著糾正。
日常親子互動中,我會先“引導”孩子說出感受,再一起討論解決方法,氣氛更平和,衝突也減少。
這不僅幫助孩子認識情緒,也讓我們的關係更親近,感謝學校推動這樣的學習。
305 黃媽媽 小孩自我管理情緒是有點差的,但是情緒本身沒有好壞,但要學會如何管理。像是深呼吸:教孩子在生氣時「吸氣 3 秒,呼氣 3 秒」。再來就是遇到挫折就不開心、放棄,這也是小孩很常有的狀態,就是給她建立好安全感,需要引導加陪伴,當孩子面對情緒還很弱時,給她一個擁抱等等,過程中是需要很大的耐心,家長不能跟著一起爆發,都需要時間培養,如果看到孩子有進步,也算是非常大的安慰。
307 黃媽媽 在家和孩子相處時,我發現把SEL放進日常生活很實用。像是先陪孩子說出心情,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感受;當情緒激動時,就一起深呼吸或換個活動冷靜。透過聊天或故事,讓孩子學會同理他人;一起做家務或玩遊戲時,練習合作和分享。最後,讓孩子參與小決定,像選晚餐或活動,培養責任感。這些小步驟,能讓相處更和諧,也幫助孩子成長。
308 邱媽媽 透過觀賞 TVBS 的報導影片「情緒教育效果驚人!學童接受 SEL 課程 溝通能力明顯提升」
,我對 SEL 的五大內涵:自我覺察、自我管理、社會覺察、人際技巧、負責任決定有了更具體的輪廓。報導指出,孩子透過 SEL 課程能更清楚地表達情緒、增強同理心,並在與他人的互動中更懂得換位思考,進而改善校園霸凌、提升學習表現。
這些特質,不僅是校園生活可用,在家庭裡的親子互動也很適用:父母若能自己體現這些能力,就比較可能帶動孩子一起走。教育部最新的 SEL 中長程計畫,也正是以這五大核心為架構,希望將 SEL 深植校園與生活。
310 柯媽媽 孩子在學校學數學、國語固然重要,但如何與同學相處、面對挫折時不輕易放棄、能把心裡的感受說清楚,這些能力更影響他的一生。我希望他能學會在衝突中保持冷靜,懂得換位思考;遇到挑戰時,能以冷靜取代焦慮。當孩子願意分享自己害怕或生氣的時候,其實就是最佳的練習機會。家長的陪伴也很關鍵,我提醒自己,不是急著幫他解決,而是先耐心傾聽,理解他的想法。如果孩子能帶著同理心去面對同學,也能帶著自信心去挑戰困難,那麼無論未來走向哪條路,他都能走得更穩、更自在。
310 吳媽媽 在我們的家庭中,我也積極推廣SEL(社會情緒學習),因為我們深知在東方文化背景下,情緒教養往往被忽略。許多家長從小被教導要壓抑情緒,不能哭泣、不能生氣,導致長大後難以覺察與表達自己的感受,也不懂如何尋求協助。這樣的遺憾不應延續給下一代。因此,我們選擇尊重孩子的情緒,允許他們感受與表達,並在冷靜後陪伴他們討論事件、探索解方,讓孩子不只學會表達,更能自我調節與成長。
311 陳爸爸 情緒是魔鬼,當情緒上來的時候,不止小朋友,連大人都會失控、影片中說明了孩子受情緒影響的原因,以及現在能用科學的方式解決此問題,讓我不禁回想到,自已本身也好,孩子本身情緒上來的時候,我是怎麼處理?尤其筆者家中有二位相差二歲的幼童、除了男孩子天性好動外,在互動的時間中,很常會發生衝突、情緒應對,此時,除了將兩人分開,待情緒穩定後,再各別讓雙方提出原因,嘗試練習溝勇解決問題,不僅能動腦亦能訓練彼此共情能力!
403 陳沛湄 家長的情緒會深深影響孩子的一生,這點我特別有感。先生的原生家庭中,媽媽常用大聲斥責的方式溝通,因此先生的脾氣也容易急躁;而我雖然在充滿愛的環境長大,但父母不善表達,使我習慣忍讓卻難以清楚說出心裡的話。這些經歷讓我明白「好好說話」的重要,不僅要溫和,更要真誠表達。我希望孩子將來有自己的家庭時,也能延續這樣的信念,與下一代建立融洽、沒有隔閡的親子關係。
404 鍾媽媽   情緒管理真的很重要,尤其孩子升上了中年級之後,課業的壓力隨之而來就會影響情緒的變化!因為當孩子有壓力時,他們還不知道怎麼樣處理自己不好的情緒,或許他們知道有點無助,有點難過,有點生氣,可是卻不知道怎麼樣是適當的發洩!
    因此自我情緒的管理也就是會銜接到以後出社會的樣貌!在這點上面我也感到非常的困擾,對於孩子情緒的調整真的大人要有一套方法,並且也要自我學習穩定自己的情緒,孩子才能照樣跟著學習並且模仿!
  所以我覺得如果在國小開始學習教孩子如何面對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情緒,這樣的課程會是個很棒的開始!因為我真的很有感受的就是:情緒會影響學習上的認知能力!
  所以,如果在國小融入情緒上的教學引導,孩子會更知道情緒的控制與紓發,而家長跟著配合,孩子勢必會越來越進步的!!
405 古媽媽 在現今社會環境中,因為家長們忙碌著工作,會錯過許多可以跟孩子交流跟交談的時間,一昧著只滿足於孩子們物質的需求,卻忽略了情緒指導,其實大人也需要學習SEL社會情緒學習,也能夠讓孩子了解一件事情的看待,有許多不同的想法跟情緒,要怎麼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想法跟態度,其實真的能跟孩子最多的引導跟支持是身邊的家人!
503 楊媽媽         當孩子情緒激動時,首要任務是「連結而非糾正」。先給予擁抱或平靜的陪伴,接納他的所有感受。接著,幫助他為內在的風暴命名:「你現在很『沮喪』,對嗎?」這簡單的步驟,能將抽象的感受轉為具體的詞彙,建立自我覺察的根基,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並學會識別自己的情緒。
        接納情緒後,引導孩子學習自我管理。教導他實用的冷靜技巧,如深呼吸、在安全角落靜坐。同時,家長的身教是關鍵。當您自己面臨壓力時,可以說出您的應對方式:「媽媽現在有點煩躁,需要深呼吸一下。」這示範了如何將情緒管理付諸行動,讓孩子有具體的榜樣可以學習。
        當孩子能處理自身情緒後,引導他將覺察力向外擴展。透過共讀繪本、觀察生活,鼓勵他站在他人角度思考。並在與同儕的互動中,陪伴他練習分享、輪流與表達想法,將內在的社會情感能力,化為實際的友善人際互動。
504 何媽媽 我認為在學校開設 SEL(社會情緒學習) 課程非常重要且絕對必要。學業表現固然重要,但孩子們日後進入社會,將面對各種困境與挑戰,因此 抗壓性、人際關係 和 健全的人格發展 才是更關鍵的能力。
SEL 的五項核心內涵,如果能從小紮根培養,將能為孩子打下穩固的基礎。當然,這不僅是學校的責任,父母的用心陪伴與溝通 同樣不可或缺。當學校教育與家庭支持相輔相成,孩子才能真正培養出強大的內在力量,從容面對未來的種種考驗。
509 袁麗蘭         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只是孩子而已,對大人來說更是。
         情緒的控管及表達可.以包含各種面向,從小到自己的開心不開心,大到周遭的人際相處,處理事情的態度而導致的結果,怎可說是不重要呢?
        更會影響到學習的成果與進度,當你容易為一點小事而左右,而讓你的心不美麗時,那便會造成身旁的人的困擾,有人單純不開心,有人會把氣轉移到旁人身上,那就更不好了。 
        現在的專家把SEL情緒架構,做了有系統的規劃及完整的文字表述,讓我們更容易了解~更知道如何去面對去破解,真是太厲害了。
510 陳媽媽 這次的主題提示有關情緒管理的重要性,學校若能加入情緒管理的課程會很棒,常常看到很多小孩子沒有辦法管理自己的情緒,相對影響他的學習,還有人際關係。倘若學校可以加入這一門課程的話,相對學生的情緒會更穩定些,學習力一定也會提升。但我覺得情緒管理的最基本還是在於家庭,父母或周遭環境的人情緒是否穩定,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511 陳爸爸 情緒是魔鬼,當情緒上來的時候,不止小朋友,連大人都會失控、影片中說明了孩子受情緒影響的原因,以及現在能用科學的方式解決此問題,讓我不禁回想到,自已本身也好,孩子本身情緒上來的時候,我是怎麼處理?尤其筆者家中有二位相差二歲的幼童、除了男孩子天性好動外,在互動的時間中,很常會發生衝突、情緒應對,此時,除了將兩人分開,待情緒穩定後,再各別讓雙方提出原因,嘗試練習溝勇解決問題,不僅能動腦亦能訓練彼此共情能力!
511 鄭爸爸 當孩子因作業寫錯而生氣時,我不再急著糾正,而是先說:「我看到你很挫折,想休息一下嗎?」孩子慢慢冷靜後,我們一起找出改正的方法。這樣的做法讓他感覺“被理解”,也更願意表達想法。
感謝學校推動SEL,讓我學會以共感和傾聽陪伴孩子,親子對話更順暢,情緒衝突明顯減少。
603 黃爸爸 接觸SEL社會情緒學習後,我才發現教養可以不一樣。過去孩子鬧脾氣,我總習慣先講道理或制止,結果常常兩敗俱傷。現在我會試著先說:『你看起來很生氣,怎麼了?』接納他的情緒後,再一起想辦法。這個簡單的改變,讓家裡的氣氛緩和許多,親子間也有了更多的信任與對話。
604 高媽媽 我贊同這樣的情緒課程要安排進學校的課程中,同時也希望學校也能提供相關的資訊給父母親。時常有社會新聞事件-傷害、虐待、情殺等等,這之中牽涉的原因之一「情緒控管」,希望能藉由這樣的課程讓孩子學習情緒覺察、反應動作等ㄧ系列的運作,並且將相關資訊同時提供給孩子的主要照顧者,如此大人及孩子可以同時學習到,除此之外,也希望會有相關配套措施,例如問卷調查協助找到家庭功能較弱的學生,給予適當的關懷支持,總之,希望我們的社會能更加安定。
609 黃媽媽 因應現在整個社會的發展,,孩子在不適當的時機接觸到3C商品的時間過多、過長,導致SEL-社會情緒管理會比任何專業科目來得更重要!開學第二天,當我們從新聞裡看到一個高中的女孩,對老師全然的不尊重又飆髒話,整個態度就是我行我素,忽然間覺得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這個孩子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嗎?那他的家長平常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連最基本的情緒管理與素質都沒有!未來希望透過這樣子的課程,讓孩子們學會了解自己並控制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的情緒找到正確的抒發點。
611 林永達 在現今繁忙的日常生活中,充滿著有形或無形的壓力,舉凡學生有課業&同儕壓力、而上班族常見的經濟&工作壓力、另退休者的健康&家庭壓力...等諸多類型,都是必須利用適當的方法來調釋,以避免影響自身的同時,也間接傷害了身旁的親人。
若以家長與子女間的互動做比喻,每當子女在學校或課業上遭受了挫折,愁眉苦臉的回到家時,家長總會穩下心來詢問細節&了解原因,這或許是最佳的情況;但如果家長也事先因面臨工作壓力造成的情緒化,可能直接造成雙方的情緒不和協&言語紛爭,讓親情產生了不可抹滅的疙瘩。
人非聖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性格和脾氣,尤其是家長與子女的親子互動,不難發現在某些時期特別的難溝通;如果家長只是一昧責怪子女的不是,而不反思自己溝通模式是否合適洽當,將會大大影響子女的心理層面,逐步加深反社會人格。
SEL(社交情緒學習)的五大內涵:1.自我覺察 2.自我管理 3.社交覺察 4.人際關係技巧 5.負責任的決策--這些都是家長們該認真省思的,除了平時需了解自己的情緒,避免在壞情緒中無故牽怒子女;更應保持著緊急慌亂情況下,能以冷靜沉著的思慮應對處理,樹立正確的榜樣;平時也可多站在子女們的觀點看待事物,同理心會更明白他們的需求考量點;多多傾聽子女們的意見,除了各成長階段所須的尊重與支持,他們的諸多考量和觀點,不會比大人差唷;而最後是以身作則的果敢決策,培養子女勇於負責且承擔後果的責任心。
最後,如將五大內涵融入日常,不僅能營造和協的家庭氛圍,更能培養子女健全的社交與情緒能力,讓整個社會充滿溫情及更加友善。
611 何媽媽  SEL(社會情緒學習) 提醒我,不只是孩子需要學習情緒管理,身為家長也同樣需要練習,並在日常互動中成為孩子的示範。

透過自我覺察,能更清楚辨識並接納自己的情緒,也能引導孩子學習表達感受;藉由自我管理,嘗試在情緒高漲時先冷靜下來,用耐心取代急躁,讓孩子看見情緒調整的榜樣。
也幫助孩子學會認識自我、尊重他人,父母學習能用更溫柔、更有智慧的方式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611 許媽媽 孩子大了,伴隨風暴期的到來,情緒成了困擾家庭的不定時炸彈,彼此常常動不動被惹怒或突然間炸毛,搞得當下氣氛劍拔弩張。其實,若從小有訓練孩子冷靜(當然,大人也要練習在最短時間內冷靜)的習慣,這時候的理性溝通會順利很多,我也是個性急躁的家長,但在爸爸媽媽彼此白臉黑臉的平衡下,我的觀察是孩子能在最短時間內回復冷靜,並且比較聽得進勸告或就事論事的分析,當然,聽完、聽懂和做到是完全不同檔次的事,但相信孩子會在一次次的嘗試錯誤中學習,逐漸自律和成熟。
:::

忠貞社團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