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57
  • slider image 258
  • slider image 262
:::

114-2月主題-理財教育:家長回饋

 114年2月份--【理財教育】:家長心得感想和生活教養回饋

孩子的零用錢該怎麼給?小孩亂花錢,要干涉嗎? 父母最常問大解密

孩子班級 投稿家長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103 江爸爸 幫孩子建立正確的用錢觀念,需要從小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可以透過零用錢制度,讓孩子學會分配金錢,例如存款、消費和捐款。鼓勵他們設定儲蓄目標,體驗延遲享樂的重要性。同時,透過生活中的實例,讓孩子了解金錢的來之不易與價值。此外,家長應以身作則,展現良好的消費習慣,並與孩子討論金錢的用途與意義,讓他們逐步建立正確的用錢觀念。
103 謝秋文 小孩從幼稚園時就開始建立零用錢的機制,我會設定乖乖卡收集印章,當有達到目標,可蓋章,集滿章可換零用錢,沒有不勞而獲的零用錢,而後續有出遊買玩具時,超過玩具預算的部份,就可以請小孩拿自己的零用錢出,這樣小孩會開始發現零用錢的用處並開始努力爭取,從小需了解錢是靠努力才能得到的。
104 黃媽媽 我非常認同文章中提到的幾個觀點,尤其是關於家事、學習與零用錢的部分。首先,做家事是孩子應盡的責任,而不是賺錢的方式,這樣的觀念能讓孩子從小培養家庭責任感,而不是為了金錢才行動。其次,把讀書和金錢獎勵綁在一起,容易讓孩子忽略學習的真正價值,只關心能獲得多少錢。我希望孩子能從學習中找到興趣與成就感,而非單純為了獎勵去努力。最後,零用錢應該讓孩子自由支配,而生活費在有能力管理分配前則應該分開,避免孩子誤以為餐費、交通費也可以隨意動用。這些觀念對我來說很受用,我會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幫助孩子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
105 陳爸爸 這篇文章探討了如何給孩子零用錢以及家長是否應該干涉孩子的消費行為。專家建議家長應定期給予固定金額,讓孩子學習金錢管理,而非過度干涉其花費決定。雖然孩子可能會犯錯,但這是培養金錢觀的重要過程。家長應以引導取代控制,透過討論和經驗學習,幫助孩子理解金錢的價值。總結來說,適當的零用錢制度能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負責任地理財,為未來的財務獨立奠定基礎。
106 賴媽媽 金錢管理這個課題真的蠻重要的 我算是蠻晚才接觸金錢管理這類資訊的人,後面為人爸媽後才一點一滴的累積學習,分類理財不太適合我們現在的狀況,但我覺得住在市場周遭每每帶著孩子去市場採買,去賣場購物都能藉由結帳讓孩子知道消費金額,以及每樣食材肉片的價位與好壞,這些生活日常接觸得到的物品,用金錢品質衡量消費能力範圍,是不錯的開始,這週末剛好完成賣場小店長的體驗活動,藉由操作實踐讓孩子親身體會一下賣場撿貨挑選正確物品、物品擺設、蜂蜜好壞、牛奶認證與動物福利標章 產銷履歷,同樣是牛奶為什麼價格不同?一樣是肉片為什麼有些特賣有些顏色比較不一樣,在生活當中找到孩子們可以接受的方式一次一次藉由採買、看喜歡物品  先評估想要或是必要,然後衍生要花多少錢 用多少時間去換取物品,而不是等到成年後才慢慢糾正金錢管理和迷失品牌潮流,每個月空空無也的到處找錢填補錯誤消費習慣,但願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能找到適合的理財方式,也因為家人的陪伴與鼓勵漸漸成熟了解金錢是工具而不是全部的一切!
106 楊媽媽 給孩子零用錢是培養他們金錢觀的重要方式。以下是一些建議:
 * 設定明確的發放規則:
   * 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需求,設定固定的發放頻率和金額。
   * 可以考慮每週或每月發放一次,讓孩子學習規劃和管理。
   * 金額方面,可以參考其他家長的做法,並根據家庭經濟狀況調整。
 * 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零用錢:
   * 鼓勵孩子將零用錢分為儲蓄、消費和捐贈三部分。
   * 教導孩子記錄收支,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
   * 讓孩子學習比較不同商品的價格,做出明智的消費選擇。
 * 透過做家事賺取額外的零用錢:
   * 讓孩子了解金錢的價值,並體會賺錢的辛苦。
   * 可以設定一些簡單的家事,例如打掃房間或洗碗。
   * 根據家事的難度和完成情況,給予適當的報酬。
 * 家長以身作則:
   * 家長平時的消費習慣,孩子都會看在眼裡。
   *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帶著孩子一起採買,讓孩子了解價錢,慢慢建立具體的「數字感」。
107 張爸爸 讀後感想讓我開始著手規劃,如何給孩子零用錢!以往只是教導孩子如何拿錢消費,以為孩子年紀小,能夠消費後記得找零就不錯了。卻沒想到,原來孩子小學開始,就可以提供零用錢的方式,教育她們善用金錢,甚至投資理財,這對於仍被舊有保守思想影響的我們,確實有些震撼!本來想的是孩子再大一些,再開始教育投資理財的觀念,經由這次大讀家活動,了解原來善用零用金的控管與教導,亦能有如此功效,著實令人獲益良多。
108 林媽媽 給孩子零用錢的金額,並沒有一個固定的標準答案。它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家庭經濟狀況、消費習慣,以及孩子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因素來綜合考量。
舉例來說,如果孩子是小學生,都由父母接送上下學、在家用餐,能使用到零用錢的場合很少,就只需要給予少量的金額。
 若小孩已是國中生、高中生,需要搭乘大眾運輸工具上下學,或者經常參加課外活動,需要在外用餐的話,那麼就可以提供較充裕的零用錢,以滿足上述日常開銷。
另一方面,爸媽也可以從孩子的年紀來考量,年齡較小的孩子,對金錢的概念還不成熟,給予的零用錢可以較少。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消費需求和理財能力也會提高,可以適當提高零用錢的金額。
108 王媽媽 很開心可以了解有多一種親子專題活動的分享,關於理財的觀念。真的不簡單!花錢容易,賺錢難,更難得的是「存錢」;所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對大人就不容易了⋯⋯更何況是兒童。所以早一點開始讓孩子們知道理財教育是件好事。
專家說:第一個是「儲蓄」,建立存錢的概念;第二個是「消費」,可花用的帳戶;第三是公益,回饋社會幫助他人。第一項和第二項是非常重要。第三項 也是參考看看~有足夠能力再來考慮才好。教導孩子什麼東西是「需要」;什麼是「想要」不能樣樣都要,必需品就是合理價格長期要購買,奢侈品就是沒買到也沒關係,不見得樣樣都要跟同學比較。爸爸媽媽賺的錢很辛苦,給零用錢不能亂花。
109 曾爸爸 零用錢的給予,對於父母來說的確是一個課題,因為它沒有標準答案,必須依照自己孩子的狀態來決定。
對於孩子來說在還沒有金錢觀念以前,他不會在意價格多寡,只在意自我實際獲得的東西,漸漸地有了金錢概念後,反而會簡單的以價格高低來評判物品的優劣,卻往往忽略了價值。
所以我認為在孩子開始學習加減法、有了基本買賣概念時,就應該給予零用錢。但不給多,一方面是希望孩子能珍惜得來不易的金錢,一方面也訓練孩子運用得宜的觀念,若今天錢不夠時更能讓孩子向父母說明原因,並提出想法讓父母贊同並投資孩子想要的東西。
一是學習儲蓄、再來學習運用,根據孩子消費習慣父母也可以在適當時給予孩子正確的建議。
203 王爸爸 不同年代擁有不同的金錢價值觀,我們從小相較辛苦的生活環境,到現在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富足,我們也不禁在反思,如何在養育下一代,也能培養他們正確使用金錢的意涵!
透過本刊的分享,讓我們也能重新審視自己對於兒女金錢使用的意義,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內容是「從小讓孩子負責做家事,是教導孩子理財重要的一環」讓孩子從家事或是生活中建立對自我的責任感,沒想到也能對理財也會有影響,讓我們獲益良多。
205 黃媽媽 農曆年後,剛好是小朋友拿到很多壓歲錢的時候,在這個時間點看到這篇文章,讓我非常有感,其實從小就有灌輸孩子金錢得來不易,不能肆意揮霍的觀念,但文章中提供了家長更多面向的教育,讓孩子不僅僅只懂得存錢,更藥懂得如何使用錢。隨著年齡漸長,更深入的價值觀建立起來更有意義。我會帶著孩子多讀幾次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從小就打好對金錢的理解基礎。
205 邱媽媽 以前還沒給孩子零用錢時,覺得他們怎麼用錢不重要,反正有需要就給。但開始發現,孩子拿到錢後很快花光,甚至會後悔沒存下來。後來我們學專家建議,把零用錢分成「存錢、花錢、做公益」,孩子慢慢學會錢要怎麼分配,不再亂花。現在甚至會自己記帳,知道該存多少、該花多少,還會盤算下一次買什麼才划算。真的覺得,零用錢不只是給,而是要讓孩子學會管理金錢!
205 韓媽媽 文章引導爸爸媽媽們,如何給孩子適當的零用錢,引導孩子如何使用零用錢,規劃怎麼使用,練習用錢,提醒他們區分想要還是需要,避免過多花費在想要,而非真的需要,多累積經驗,讓他們知道這個錢是爸爸媽媽辛苦工作賺來的,讓他們明白賺錢不容易、花錢前先思考一下,讓孩子養成愛惜物品習慣。 
205 吳媽媽 理財觀念從小扎根很重要,這篇解答了我的許多困惑。家長適時的放手也很重要,我通常是小孩需要什麼都會買單的家長,但這種觀念要有所改變才行。例如不愛惜文具,文具弄丟需要新文具時請孩子自己用零用錢購買,假日出門想要扭扭蛋、買盲盒等等,也可以請孩子用零用錢自己購買,而不是家長處處買單。
205 李媽媽 零用錢何時給、給多少的確相信是很多家長的困擾,雖然自己小時候也有從父母親領零用錢的經驗,但成為了家長卻很疑惑自己的經驗究竟能不能適用於現在,甚至會想太多,顧慮通膨問題,又怕一開始給帶多,把孩子胃口養大了!文章提醒了我,給零用錢的目的是讓孩子懂得規劃、取捨、分配自己所擁有的資源,試過了才會成長。
206 洪媽媽 我們做父母的需要建立孩子金錢使用與理財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從小建立規劃花錢與存錢,必須購買商品、非必需購買商品及什麼時候需要存下零用錢,我自己是認為適當的在學習上獎勵孩子可以,同時也教導孩子讓她知道,其實學習上是不可以用金錢來獎勵妳。金錢運用這是孩子的生活中的一門成員課題之一,花錢算帳(算數),如何運用自己的金錢,將來孩子才能夠真正的會理財。
207 蔡媽媽 父母適當的提供小孩零用錢,建立良好的用錢習慣,也要適當的教育小孩,錢可以怎麼運用,文中建議分成三個帳戶,理性使用,第一個是「儲蓄」,建立存錢的概念;第二個是「消費」,可花用的帳戶;第三是公益,回饋社會幫助他人。
是非常好的建議。
208 張媽媽 讓孩子先了解,金錢在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事情有哪一些,知道零用錢的使用方式,利用兩個桶子分出想要的和需要的方式教導,除此之外還會讓孩子了解儲蓄的好處有哪些,外出時會給孩子一筆300元左右的錢讓他自行運用,利用小筆記本記帳、到別家店比價…的方式,告訴金錢使用的方式,這比限制的效果絕對來得好。
208 陸爸爸 零用錢這個問題對於國小的孩子來說,我覺得可以適當給予他結帳的機會,還有買東西的機會,讓他學習什麼叫做交易,至於金錢的給予是看看不能提供價值在生活上跟家庭中,再給予少量獎勵,基本零用錢不應該與家務掛勾,因為家務是家庭成員的責任。但可以設計額外的獎勵機制,如完成額外任務(整理倉庫、幫忙洗車等)獲取額外收入,培養勞動與報酬的概念。金錢觀則是不強迫存錢,但鼓勵儲蓄,如設定「存50%,花50%」的原則。限制特定類別的消費(例如,不准全花在遊戲點數上,但可以買書、文具或小零食)。
208 廖姵雅   沒錯,什麼時候開始給零用錢,正是我們中年級還在家長的困擾!
  文章中,家長也學習到 ,
正確給予「時間點」非常受用。
現在還在已經清楚知道 「很多」生活用品 文具 價格,確實可以他們自己選購思考,透過自主開始思考,不是想要什麼都那麼容易 。因為當手中錢是固定的,不再是父母幫忙付費情況下,訓練他們思考必要嗎?還是只是想要? 藉此可以讓他們學習儲蓄機會
   至於「給多少錢」也是家長常常很困擾的事情,現實中的物價,當然,會擔心夠嗎? 沒錯 ,這問題很現實,文中教學年紀*倍數,是年級狀況  目前年紀因為出門父母通常還是在旁邊,可以以「月」為單位,慢慢縮短週期確實可以學習,也利用此:讓孩子分配零用金用途:「動用」「不能動用」在一開始就讓孩子自己練習支配額度,讓他們知道儲蓄重要性。
  從中甚至學習零用金不代表「亂花」,是要「規劃」 「零用金的支配與花用」
210 李媽媽 基本上當孩子有一點點金錢觀念後,就可以試著讓他們掌握一些自己可以使用的金流。
讓他們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想買的東西,得靠自己賺。
不論是做家事,考試一百分,參賽得獎之類的,都可以讓他們賺到工資(前提是年紀還小時)。
當然支付的金額不大,也只是五塊、十塊、二十塊...等等。
這份金流可以自己掌控,當想要買東西時,得先思考這項東西真的需要嗎?自己的錢夠不夠?買了後還剩多少錢?下次還想買東西時需要再存多久?
讓孩子建立一點金錢觀念,先懂得儲蓄再懂得如何消費,才能不亂花,學會平衡支出。
210 陳爸爸 從小給孩子培養正確的金錢觀念很重要,可以看見現在有很多的月光族,有些人不懂的金錢分配。本期的親子大獨家交了很多讓孩子了解金錢使用的規則,我覺得很棒,很多方法都是我在心目中想要嘗試卻不知如何使用的,很感謝學校這次的分享。
307 張爸爸 讀後才了解,原來零用金的給予還可以有這麼多學問。以往給自己孩子的零用金都是隨性方式,讀後才發現,訂立目標,才能讓孩子學習儲蓄的概念,而不是想到就給。雖然有逐步讓孩子去買東西,學習如何運用金錢,但總感覺,小孩還是不懂得善用金錢。經過「親子大讀家」的活動,本來只是想幫孩子賺積分、抽獎品~沒想到自己也連帶收穫不少,更懂得有效運用零用金,讓小孩懂得運用金錢得到自己需要的東西,真是一舉兩得的好活動。
308 韓媽媽 看完這篇文章有省思一下自己有沒有好好的建立孩子的金錢觀念。小時候物質沒有這麼氾濫,小時候7-11東西比較貴,媽媽不會帶我們去逛,不像現在便利商店是我們的好朋友的存在,相對孩子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差,覺得方便就好、喜歡就買、新鮮感⋯。文章中的零用錢給法到時間及運用,我覺得很棒!會試著試試,讓孩子建立正確的觀念!
403 邱爸爸 剛開始給零用錢時,孩子總是一下子就花光,還會抱怨錢不夠。但我們決定不干涉,讓他自己體會。結果過沒多久,他就發現,如果每次都亂買小東西,想買的玩具就買不起。從那之後,他開始思考每筆花費,甚至還學會「等一下再買」的道理。我們也學到,孩子有時候需要自己跌倒,才能真正學會金錢管理,不是我們一直在旁邊提醒就有用。
403 陳媽媽 如何給孩子零用錢,真的是一門大學問,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錢的來源,不知道是辛苦工作賺來的,所以常常使用上不知節制,這時候家長就應該給孩子良好的觀念,平常就應該讓孩子知道金錢的來源,讓孩子了解金錢的架構,孩子才會知道得來不易善加利用。
405 陳媽媽 文章內專家說得非常好"說學習理財的終極目標不是賺更多錢,而是教孩子懂得善用資源,讓人生過更好",學習讓孩子管理錢善用錢非常重要,適時多找些體驗資源,讓孩子知道,可以透過適時的花費或免費花費,都可以使生活更精彩或更幸福。 當然其中還有協助孩子建立正向平衡支出的經驗,找出價值/價錢等觀念,提升孩子的理財素養,給予適當的陪伴與引導,循序漸進,點滴積累,幫助孩子更能認識自己更多人生經驗。
405 楊爸爸 給孩子零用錢是培養財商的重要一步。首先,建議在孩子對金錢有基本概念、能簡單計算時開始,通常在小學階段。其次,零用錢的金額應根據家庭經濟狀況和孩子的年齡合理設定,不宜過多或過少。可以每週或每月固定發放,幫助孩子建立規律性。同時,引導孩子制定預算,區分「需要」和「想要」,學會儲蓄和合理消費。例如,將零用錢分為消費、儲蓄和分享三部分,培養他們的責任感和規劃能力。此外,家長應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金錢觀,避免過度干預孩子的消費選擇,而是通過溝通幫助他們從錯誤中學習。零用錢不僅是金錢工具,更是教育孩子理財、獨立和責任感的重要途徑。
408 何媽媽 理財教育要趁早,理財需要經驗累積,不同階段給予不同的觀念;從認識錢、錢怎麼取得、怎麼用,到分辨甚麼是想要與需要;觀察孩子用錢的方向與狀態,建立正確的金錢價值觀,讓孩子明白賺錢不易,是需要付出才有收穫的,花錢前想一下自己是「需要」還是「想要」,也可以慢慢分享儲蓄的重要與如何規劃善用金錢,身為父母的我們同樣也在理財道路上學習。

還有現今社會金錢誘惑多及許多陷阱,提早教育孩子如何分辨好壞,以免造成不可挽回或棘手的問題;我想最終還是離不開關心陪伴與溝通。
這篇內容很詳細的說明與分析理財從小教起的重要,學到很多,讓恰巧碰到類似情況的我知道該怎麼著手進行,很棒的主題與文章,謝謝。
409 陳爸爸 就零用錢一事,筆者認為雖然孩子已四年級,達十歲足歲,對於金錢的使用尚無太大的概念,雖說大約知道什麼物品標價多少,但對於如何賺取、甚至是使用方面尚無太多想法,依然是以「想購買想要的物品」而未有評估是否為必需!故筆者以為,給予孩子對任何事物的估價及取得難易度,先行了解,日後才能知道錢財取得不易,進而珍惜所得之物!
409 湯媽媽   每到過年的時候,孩子都會從長輩那裡獲得一定金額的壓歲錢。要如何教導孩子使用金錢的正確觀念,這一期的親子大讀家給家長提供了很好的意見。文章從如何給孩子利用錢開始 ,教導孩子三個方面: 儲蓄 .消費和公益。
    今年寒假,爸爸拿著媽媽的委託書帶孩子去銀行開戶,孩子有了他人生的第一本存簿和第一筆儲蓄金,開心的同時父母也讓知道接下來的課題是教孩子養成良好的用錢習慣。
  
412 鄭爸爸 專家在文章中提到:不妨從一開始拿到零用錢,就讓孩子學習分成三個帳戶,建立起管理帳戶的好習慣。 

第一個是「儲蓄」,建立存錢的概念;第二個是「消費」,可花用的帳戶;第三是公益,回饋社會幫助他人。 

第一個帳戶,可看作「夢想」帳戶,以一個金額較高的消費為目標,由於金額較高,必須透過存錢才可完成,以此讓孩子練習儲蓄。 

「這可以提供孩子儲蓄的動機,當目標達成時,孩子能享受到儲蓄帶來的成果,體會到存錢的樂趣,理解儲蓄的真正目的。」 
這對孩子對金錢的管理與規劃的確是個不錯的建議。
412 鄭爸爸 文章中提到的一個問題:小孩亂花錢,家長應該制止糾正嗎?
對於零用錢要買什麼,家長經常會覺得「亂花錢」而干涉孩子消費。

專家強調,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消費行為,但最終還是交由孩子自主做決定,「零用錢能自主使用非常重要,才能透過經驗反覆思考修正,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小孩經常會重複買同樣的小東西,當家長問起為什麼要再買一個時,孩子往往會回答,顏色不一樣、圖案不一樣。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不妨先給孩子一些嘗試的空間。

例如孩子重複買5元的小印章,想要60元的筆記本時,就會發現錢不夠,自然會思考錢都花去哪了?如果當初不買印章,現在是不是就有錢買筆記本?

而家長可以做的,除了和孩子討論消費行為,也要同時教孩子學會記帳,讓孩子能作為日後檢討花費的依據。
讓孩子在實際的消费行為中體會預算與支出的差距進而改善對金錢使用上的管理能力是個很好的方法。
503 黃爸爸 自從孩子升上高年級之後,我們就開始給他固定的零用錢,希望培養他學會自主管理金錢,也使用記帳這個方法跟孩子討論零用錢的用法,發現孩子在金錢使用方便偏向保守,以往花父母的錢,買回來東西不太懂得珍惜,一旦是用自己的錢買的,就會十分寶貝著使用,這也是新的發現,這篇文章還有提到關於公益方面的支出,這是以往沒有想到的面向,會再多跟孩子討論各種理財的方式,學會管理錢是個很重要的技能,以前的父母沒有提早教會我們,希望我們可以提早讓他們明白。
511 林媽媽 1.每個月固定時間發放零用錢,建立規律與規則。
2.零用錢收到後,有1/2要儲備及做愛心回饋,剩下可以自己支配。
3.給零用錢,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學習到什麼是想要或需要的差別,及金錢分配使用的責任感。
4..亂花錢超支,先了解狀況,之後就讓他體驗每個月還債月光族的感受,為自己的行為選擇負責。
511 余至真 給零用錢時,家長們面臨的問題:
問:哪時候開始給零用錢?
答:我家是在國小二年級開始擁有自己的錢包(悠遊卡)

問:零用錢該怎麼給?給多少?多久給一次?
答:1.基本上國小一年級到3年級會是帶著孩子坐活動或出遊時將悠遊卡及他的錢包放如              金錢,在遊玩時需附的車費及門票,餐飲由他自行付款
        2.國小三年級後讓他用除了家事以外的勞動作為其收入來源(例如:活動擔任助教,                出遊負責帶路等等….)

問:需要約定好如何使用零用錢嗎?
答:1.在學齡前~國小2年級,以體驗方式建立金錢跟物件之間的價值觀
  2.國小三年級後分為儲蓄與錢包收入2個,錢包花費盡可能不干涉

問:小孩亂花錢,家長應該制止糾正嗎?
答:(亂花錢)的定義??
  常常孩子會問可不可以花錢在??(人事物)我們會問原因及他覺得給他的價值在              哪裡並告知花了以後要自己負責的概念(例如買了結果不好玩..)

問:做家事該給零用錢嗎?
答:家事絕對不給

問:考試分數達標,可以給獎金嗎?
答:不會用金錢,會用一起吃來慶祝(例如麥當勞,爭鮮..他愛的)

問:紅包錢或額外禮金,要併入零用錢嗎?
答:會併入儲蓄金

問:小孩變成守財奴怎麼辦?
答:當給孩子價值觀後,孩子對於金錢與物件的等值交換的概念就會發生,也會衡量自己             的錢包有多少,讓其變為省錢而非守財
603 劉媽媽 我的孩子是從卡通裡認識到零用錢的,於是我們便一同討論了為何要有零用錢?及零用錢的得到方法和使用方法。無論何時在何種情形下得到的零用錢都必須分三等份,只有三分之一可以讓她們零花,另外三分之二是要存進銀行的,因為能花的錢不多,所以遇到想買的東西時就懂得貨比三家,捨不得花掉的零用錢,也懂得自己另外存起來,
605 姜媽媽 對於給孩子的零用錢的花費,由於孩子自己會坐公車,加上學生證的市民卡人人都有,就必須開始讓孩子學習如何花錢?以及規劃能買什麼?如何計劃要買什麼? 當看完此篇文章,覺得分為三份來管理,這很有意義,儲蓄、消費、公益。尤其做公益這一塊,讓孩子明白行善就是最美的祝福,即使是捐小小零錢,也能助人一「幣」之力。
607 王爸爸 國小的孩子吃家裡、住家裡、用家裡,也都全部父母親安排的好好的。我們家零用錢就是不會固定給的那種,偶爾才給。但是看完了專家學者們的建議:諮商心理師強調,家長可以和孩子討論消費行為,但最終還是交由孩子自主做決定,「零用錢能自主使用非常重要,才能透過經驗反覆思考修正,成為聰明的消費者。」 屬於責任型的家事,也就是孩子年齡足以承擔的日常責任,像是洗碗、折衣服或整理書桌等,這類家事並不適合再給零用錢,因為是「責任所在」。 家長可以幫孩子建立一條新的路徑,讓孩子對儲蓄感到有趣,例如存錢就能獲得利息等,扭轉原來的狀態。 這些都可以給我們爸爸媽媽ㄧ些經驗來更正自己的作法,很棒!我要好的留下來運用。
609 張媽媽 讓孩子知道零用錢的使用方式,我都是利用想要和需要的方式教導零用錢的處理方式,先將錢做分配使用,偶爾有一些自己的小慾望可以滿足,就可以使用想要的這筆錢,當想要的東西沒有要買時時就可以將錢儲蓄起來,告知儲蓄的好處及儲蓄帶來的結果有哪些,平時還會讓孩子計算物品價格,利用結帳時讓孩子獨立處理,從小讓他們對金錢有概念,對時價有所了解,也可以讓孩子自行比價喔!

:::

校外人士協助教學或活動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