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lider image 257
  • slider image 258
  • slider image 262
:::

113-10月主題-數位暴力:家長回饋

 

  113-9月主題--數位暴力:絕不是無傷大雅的玩笑 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

  

孩子班級 投稿家長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101 孫媽媽 網路的留言一項都是直來直往,感覺留言不用負責任,應該還是要回歸到家庭本身的教育問題,家長的以身作則很重要,現在的資訊過度發達教導孩子要遵守五不,不要隨便跟風,也不要長時間的花在網路,培養他們正向思考。
103 江媽媽 言語霸凌在學校中時常以「玩笑」的形式出現,這種行為看似輕鬆,但實則對受害者造成深刻的傷害。許多學生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往往感到無助和孤獨,因為外界的嘲笑與冷漠使他們不敢表達自己的感受。作為孩子的家長,我深刻體會到尊重與同理心的重要性。面對同學之間的玩笑,我們應該學會辨別何為幽默,何為傷害。站出來支持被霸凌者,不僅是對他們的幫助,也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友善的學校環境。讓我們共同努力,消除言語霸凌,讓每位學生都能在安全和尊重的氛圍中學習與成長。
104 黃媽媽 數位科技發展迅速,但也帶來風險與危機,有心人士利用網路誘騙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或孩童拍攝私密影像,再藉此威脅他們逼其就範,造成受害者身心的傷害。父母不僅要教育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同時也得教育孩子自律,不按讚、分享、留言、轉傳性私密影像,避免自己受罰,也避免造成受害者受到更多的傷害。
104 張媽媽         現今的孩童越來越小就接觸3C產品,在家已經限制孩子使用時間、觀看類別等,即便孩子們都沒有帶3c產品去學校,在同儕間的談論中,各種影音內容也是很快就會流傳開來;真的很需要告知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和尊重別人,家長也陪伴孩子及篩選合宜的影音。
106 高爸爸 網路世界的發達,讓世人帶來相當的便利性,不過網路的無遠弗屆,當上傳資訊於網上時,很難想像會流傳到何處,甚至有多少陌生人瀏覽過了上傳資訊。所以新聞上常看到有人流傳不雅照,甚或是不雅的影像,很多都是被攝者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側錄而遭惡意上傳。而這些一定會對被害者造成當大的身.心靈傷害。幸好政府對於這些惡意行為有制訂相關法律制裁,讓這些傷天害理的行為得到嚴厲的處罰。
107 江爸爸 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絕不是無傷大雅的玩笑而已。性別暴力不是只侷限言語或是身體,行政院在109年推行網路性別暴力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種類分10種:
1、跟蹤騷擾
2、惡意或未經同意散佈雨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
3、網路性騷擾
4、基於性別貶抑或仇恨之言論或行為
5、性勒索
6、人肉搜索
7、基於性別偏見所為之強暴,死亡威脅或以強制性交或加害生命之事恐嚇他人
8、招募引誘
9、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
10、偽造或冒用身體
性暴力112年修法「中華民國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四部重要法律的相關規定,透過專章保護、加重罪責、配套措施及強化保障等。
總結,尊重兩性平權,建立完善兩性教育網,嚴懲性影像犯罪,完善性別暴力防護網絡,杜絕性影像散布! 
108 林媽媽 隨著社群媒體的發達,網路資訊傳遞的便利性也逐漸的提高,數位性別暴力新聞事件真的是愈來愈多,印象令我最深刻的是藝人逐一爆出的社會新聞事件,著實讓人大吃一驚,無法想像。
現今科技時代,手機、網路、社群媒體、影片錄製,都有可能會是有心人用來犯罪的管道之一,各式各樣的犯罪手法層出不窮~日新月異,好似
3c產品一般,也會一直更新,讓人好害怕,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小孩以及身邊的親友,希望大家一起來避免類似的事件再發生。
108 王爸爸 常常看到新聞報導一些網路性別暴力的新聞,有些網紅啊,亂用一些深度偽造的方式,仿照他人的樣貌而做一些不勘入耳的影片來讓人身心障礙受創,是非常不可取的。
性暴力防制四法:
刑法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性侵害犯罪防制法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法
貫徹性隱私及人格權的保障。
千萬不要犯下列的錯誤:

1.網路跟縱
2.惡意或未經同意散布與性/性別有關的個人私密資料
3.網路性騷擾
4.基於性別貶抑或仇恨之言論或行為
5.性勒索
6.人肉搜索
7.基於性別偏見所為之強暴、死威脅,或以強制性交或加害生命之事恐嚇他人
8.招募引誘
9.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
10.偽造或冒用身分

也要適時調整教育小朋友們的觀念,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有什麼事都要告訴家長,家人是一道防護的牆。
201 黃媽媽 隨著科技的發展,網路時代的來臨,帶來了很多好的便利性,但反之背後,也讓很多有心人士有了更多躲藏在暗處犯罪的機會!在這個時代,除了限制孩子們看手機的時間跟內容外,也會不斷的跟他們探討如果有陌生人請你拍身體部位你該怎麼做,或者說是你當下不小心拍了照片,他又以此要脅你,你該如何?!透過平常不斷的親子聊天過程,建立孩子們良好正確的網路概念,以杜絕這類事件的發生
202 李媽媽 現在網路普及,接觸網路的年齡越來越小,但孩子判斷好壞的能力尚未發展完全,學習力又很強,這個混亂的網路世界其實防不勝防,與其一直禁止使用,導致小孩瞞著大人偷用,倒不如跟小孩當朋友,讓孩子願意隨時跟大人分享看了什麼,才能在發現她學了不適當的東西及時制止及教育,也避免遺憾發生。
202 賴媽媽 科技裝置和數位網路讓我們的生活更便利,只要手指往手機一按,就可以接收訊息、處理事務、瀏覽照片、影片,然而科技數位帶來的便利,卻也衍生更多難以抵禦的爭議行為或犯罪。飛速網路如同雙面刃,帶來巨大風暴,我們不以為意的「發送、轉傳、一鍵按下」,就可能使對方一輩子都活在陰影下。要如何避免此類事件發生,我們對於網路上的資訊連結「不要點、不要傳」,否則就會使自己吃上官司。尊重他人也要愛惜自己。
204 楊爸爸 現今相當於網路育兒時代,手機對於小孩來說並不陌生,所以很有機率就觸及有關性別的相關影像,我們知道單手機的藍光就有機會造成小孩的視力影響,但是若不跟著時代走,在與同學的社交部分就會有些搭不上,權衡之下需在關注下讓孩子使用手機避免使用超時,以及接觸到不雅照片影片,在平時親子互動如洗澡時,孩子總會問到為什麼爸爸跟我的身體一樣,媽媽怎麼不一樣?這時爸爸會拿出家裡的一本書:身體大探險(作者:催達洙)來給孩子解答,同時分享孩子男女有別,以及教育男女生的禮儀部分,當別人準備觸碰到你身體時要做出的反應,以及回家後要告知父母所發生的事情經過,父母會幫助你解決問題,避免孩子無助的從錯誤方向走去,因為父母是孩子的保護傘.
204 黃媽媽 數位網路越來越發達.大家的言論也越來越自由.但儘管在言論自由的時代.還是有許多要注意的.尤其是不可以去傷害別人的行為.不管是身體和心裡的傷害.一定都會有很大的創傷.尤其心裡的創傷更是很難癒合.沒有經過他人同意亂散佈一些私人影片及照片.更是違法的。一定要給孩子們正確的網路觀念.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205 吳媽媽 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犯罪型態也日新月異,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孩子回家也會分享哪些是屬於個人隱私部位,不能隨便給別人看到,同時也會跟孩子機會教育自己的隱私部位要保護好,別人的隱私部位也不能隨便碰觸。不拍攝、不轉傳杜絕數位網路性別暴力。 
205 蔡媽媽 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性別平權,看後心得,看完讓我們多認識這方面,了解這方面。

性暴力防制四法
刑法
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
性侵害犯罪防治法
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發送、轉傳、留言,一鍵按,你就可能炸毀了他的一輩子。

數位
/網路性別暴力會帶來,難以挽回的破壞,不要做害人又害己的事啊!

我不會拍攝、上傳別人的性影像,我也不會成為網路性別暴力的共犯。
206 洪媽媽 隨著現在時代進步、網路媒體與社群平台越來越發達,現在的孩子也都靠著網站查詢資訊與使用社群平台交朋友、發表個人言論或是發表言論攻擊傷害別人(或利用別人不雅的照片),但完全沒有意識到後果不堪設想。傷害了別人、也毀了自己的與他人的未來生活。我們家長有權監督小孩正確的使用網路媒體與在社群平台交朋友情況。
207 蔡媽媽 網路已經成為無法限制的行為,除了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也非常的重要,尊重他人尊重自己,保護他人保護自己,愛護自己的身體不隨意的讓別人拍照跟影片,對於不管是否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都不可,要保護好自己。
網路訊息影片等等,都不要隨意亂點亂看,發送、轉傳、留言,一鍵按下,你可能就炸毀了她的一輩子
208 陸爸爸 網路真的是一個無限的平台,只要在上面公布了什麼事情,經過不斷轉載,十年二十年後文章照片可能都還能找得到,甚至可以透過人肉搜索的方式了解一個人過去的種種行為,言論,所以小朋友從小就要教好,不要隨便在網路上公開什麼個人資訊,當然也不可以公開他人的任何資料照片,免得觸法。
210 陳爸爸 有些孩子喜歡在網路上開玩笑,他們覺得反正是好玩嘛!卻沒想到好玩的背後帶來嚴重的後果。就像前陣子,有學生在家樂福玩火槍, 結果家樂福燒毀了許多東西,或許他們一時覺得好玩,卻不知道這件事情嚴重的後果,將影響他們的一生。所以在做什麼事情前一定要想清楚後果。
304 鍾媽媽   網路發達的時代,的確很多時刻因為不懂得可為與不可為的重要性,而觸犯了法規!而網路便達所產生的影響就是:很多人未經他人許可,所傳達的影片或圖像,造成當事人永久身心靈的傷害,可謂是網路上的另一種霸凌!所以,懂得保護他人隱私與尊重就更為重要了,然而瀏覽者的動機與行為也會造成他人傷害,因此當我們在瀏覽這大千的網路世界時,更要懂得可為與不可為的重要性!!
308 張爸爸     3C產品帶來便利、資訊快速流通等,但也很多詐騙、暴力、情色等的滲透;需要陪著孩子認識利弊,如何正確使用、保護自己和尊重他人,很多事情並非是一句「對不起」、「抱歉」、「不好意思」就可以解決,造成的傷痛和甚至導致精神疾病,一次的錯誤或不小心都可能會帶來極大的影響。    
403 江媽媽 談數位/網路性別暴力,絕不是無傷大雅的玩笑而已。性別暴力不是只侷限言語或是身體,行政院在109年推行網路性別暴力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種類分10種:1、跟蹤騷擾2、惡意或未經同意散佈雨性/性別有關個人私密資料3、網路性騷擾4、基於性別貶抑或仇恨之言論或行為5、性勒索6、人肉搜索7、基於性別偏見所為之強暴,死亡威脅或以強制性交或加害生命之事恐嚇他人8、招募引誘9、非法侵入或竊取他人資料10、偽造或冒用身體
性暴力112年修法「中華民國刑法」、「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性侵害犯罪防治法」與「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等四部重要法律的相關規定,透過專章保護、加重罪責、配套措施及強化保障等。
總結,嚴懲性影像犯罪,完善性別暴力防護網絡,杜絕性影像散布! 
403 陳媽媽 現在的網路非常發達,不管什麼樣的資料都可以從網路上查到,網路上也流傳著非常多的影片及短片,看似很方便但其實卻隱藏危機,其實孩子每次使用手機的時候,也不清楚他們到底會不會看到一些不該看到的東西,這些真的是需要家長來把關,有些家長上班比較忙碌的話這些孩子真的就很危險。
408 何媽媽 網路世界充滿陷阱,孩子們沒有判斷能力,很容易被牽著走或誤交損友、遭受欺騙等等

影片中提到的內容很可能發生,平時應多注意孩子們在網路世界中的狀況,不要成為受害者抑或加害者,並正確教導及傳達網路識別能力,強化法治觀念

如同藝人黃子佼影片事件,玫瑰少年葉永誌性別歧視等等,都是值得我們深思及反省的
410  袁麗蘭 科技進步,網路發達,造成許多不同面向的暴力出現,雖無實質接觸但是在鍵盤手指之下,卻也造成許許多多看得到或看不到的傷害, 甚至有人因為受不了網路上的語言攻擊,圖片的散播而失去生命的大有人在,因此要懂得保護好自己,不可以亂拍亂傳,這些都是基本的道德和自我保護,千萬別以為做了後悔再刪掉就好,但是只要做過的事就算你刪掉了但是他依然會存在 ,並不會就此抹滅,不要以為好玩無妨,千萬別因自己一時的無知好玩,而去傷害的別人,也別做讓自己後悔終生的事,
509 黃媽媽 平常在家就會不斷的和孩子們聊天,用一些假設性的問題,去引導孩子們的想法,再給予正確的觀念,很多很多孩子,都是玩遊戲時會遇到一些有目的的人,可能給孩子遊戲裡的寶石,請孩子們用身體的照片來交換,孩子們當下都有可能因為想要升級遊戲加上對方的不斷游說不用拍臉不知道是誰等而讓自己陷入網路危險中。父母除了平常的互動外,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孩子都在上什麼網、玩什麼遊戲,除此之外,更要告訴孩子們,如果真的發生了,後續可以做些什麼?誰可以幫忙!千萬不要因為對方的一再要挾,而被動的被有心人士牽著走!
603 劉媽媽 數位科技發展迅速,網路及數位環境的性別暴力事件屢屢發生,已對隱私權與人身安全造成實質的傷害,
人人皆應認識 數位/網路性別暴力之定義並防範,
並為孩子建立面對網路世界的危機處理的能力及網路素養,
如影片中提到不觀看、不轉傳、不散布、不下載
讓我們一起杜絕 網路數位性暴力。
605 姜媽媽 現在的學生都是由網路學習流行語言,透過網路認識來自四面八方的網友,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網路無遠弗屆,教導孩子千萬不可以身試法啊!我想科技帶來的方便,卻也帶來對於網路科技教育的重要,網路性別教育更是刻不容緩,觀看此部影片的認識後,也希望學校端能加強對於孩子在網路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常識和法律知識,而家長要配合監督和控管篩選有益孩子的網站和了解孩子聊天遊戲的交友狀況,雖然無法時時刻刻監視,也要能做到滴水不漏的積極態度,關心或掌握孩子使用網路的時間、與網友交談內容的適切,教孩子尊重他人隱私的重要,才能保護好自己與杜絕網路犯罪的侵犯。
607 王媽媽 現在的社會資訊科技爆炸的時代,應該是要再對小朋友們多一些的導正。不能夠放任不管,有手機遊戲、廣告、及一些突如其來的各式各樣性的傳播媒體。真的要用心教養小朋友,要留心留意在這方面的小心。保護兒童,「不要拍、不要傳、不要點」。網路上的一舉一動是非常可怕的。常有些網路霸凌的新聞層出不窮~
受傷的往往到時候才後悔沒及。希望看到這文章
家長也是要規範使用手機的時間及需要查詢資料才給,不要讓小朋友隨手可得,注意小朋友的身心健康,是每個家長都需要去學的一門重要的功課。希望可以讓小朋友的成長過程是健全的及平安快樂長大。謝謝輔導室師長分享這篇文章。受益良多!
610 陳媽媽 網路無遠弗屆,任何的訊息、照片、影片,都會因為網路的分享快速的流傳並留下紀錄,應該教導孩子使用網路的規則,保護自己!不隨意上傳裸露照片和影片,網路上的發言要謹慎!不要散佈未經證實的消息和言論,網路虛擬世界裡,你用永遠不知道對方是誰?要先學會保護自己,才不會讓自己變成網路上的受害者。

 

:::

校外人士協助教學或活動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