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月主題-學習動力:我的孩子需要情緒教養嗎?父母該如何做到正確的情緒教養?
孩子班級 | 投稿家長 |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
103 | 黃爸爸 | 情緒教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它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更好地辨識和管理自己的情緒,還能提升他們的情緒智力,增強應對壓力和挑戰的能力。許多孩子在面對憤怒、焦慮或自信心不足時,往往需要大人的情緒指導。七種情況如憤怒管理困難、過度焦慮、情緒易受困擾、自我表達困難、缺乏自信、經歷創傷或面臨社交困難,都是值得注意的情緒信號,提醒我們這些孩子需要更多支持。 大人在情緒教養中,首要任務是與孩子建立情緒連結,讓他們感到被理解和接納。同時,教導孩子辨識和表達情緒也是關鍵,這有助於他們用正確的方式釋放情感壓力。此外,培養孩子的情緒調節能力,教會他們深呼吸、放鬆技巧等,能幫助他們在面臨情緒波動時保持冷靜。營造情緒安全的環境,避免忽視或貶低他們的情感,則是持久情緒健康的基礎。 作為父母,我們還應該成為孩子的情緒榜樣,展示良好的情緒管理行為。當我們遇到難以處理的情況時,尋求專業支援也不失為一個明智的選擇。情緒教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耐心和堅持,最終能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韌性和更高的生活質量。 |
103 | 吳爸爸 | 透過本篇文章,可了解到情緒教養是協助孩子建立情緒健康的重要方法。面對孩子的情緒困難,我們應該理解他們的感受,並提供適當的支持與指導。透過教導情緒辨識、調節技巧和解決問題能力,我們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應對挑戰,還能培養他們的心理韌性。最重要的是,情緒教養需要耐心和持續的努力,才能為孩子營造一個接納和安全的環境,讓他們在愛與理解中成長。 |
103 | 謝秋文 | 讀完這篇文章,總讓我想起以前有位同事的小孩有嚴重的情緒問題,他的小孩每當被誤解,就會爆怒,嚴重時會拿筆追著同學跑,同事告訴我,小孩的反應跟媽媽很像,應該是受媽媽影響所導致。 這件事跟文章裡說到父母對情緒的反應,會對小孩有模仿的效應,所以父母要注意自己的情緒管控。 另外,我覺得聽小孩說話也很重要,先讓他覺得被接納,再給他正確的方向,這樣比較能幫小孩建立正確的情緒管控。 |
104 | 黃媽媽 | 這篇文章讓我深刻認識到情緒教養對孩子的重要性和複雜性。文章中提到的七種情緒困難及其對應策略,使我明白每個孩子的情緒需求都是獨特的,需要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作為家長,我們不僅要創造一個穩定和支持性的環境,還要學會如何教導孩子辨識和管理情緒,包括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建立良好的情感連結,並以身作則展示適當的情緒調節技巧。面對挑戰時,尋求專業幫助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這些實用建議為我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幫助我更有效地支持孩子的情緒健康,提升家庭整體的幸福感。 |
104 | 張媽媽 | 情緒沒有對錯,要學習接納自己各種情緒及調適,過往長輩常會說出「不要哭」、「再哭,我就⋯⋯」等抑制情緒發洩,然而情緒甚而高漲;如換成接納的心態「我知道你現在很傷心或生氣,等你哭完了再說」,同理孩子的情緒,安靜陪伴,反而孩子能較快冷靜下來,進而慢慢說出他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
104 | 陳俊宇 | 閱讀完本月的主題:情緒管理 因為筆者本身也是從事需要高壓控管的行業,對作者文中提到的情緒管理,深有同感。 造成情緒控管問題的原因,不僅是小孩,大人在面對事情時的處理態度也是影響孩子,故在發現孩子有情緒上問題的時候,也在在提醒家長,如果是發生在當下的人是自已,該如何面對?該如何教導小孩運用正確的方式,處理自已的情緒,文中提到七種方法,個人認為,先冷靜下來,才能有正確的思維去處理接下來的事。 首先,具備同理心,在發生事情的當下,造成衝突的兩方都應該安全、安心、平穩情緒,才能進行溝通這一步,無論是文中提到的、轉移焦點、運動、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前提是,先冷靜下來分析到此為止,造成了多少錯誤及傷害,待孩子冷靜下來,才開始分析因果及思考如何作出好的決定,結論,孩子需要陪伴及理解,無疑這是一段持久的陪伴關係,父母及時的溝通及理解,相信孩子也能感同身受並平安成長,自然價值觀較不易偏差,導致錯誤行為。 |
107 | 林媽媽 | 許多孩子的吵鬧會直接的影響到家長的情緒,但往往家長都會忽略到小孩的心理層面,因此家長的情緒反應會讓孩子效仿,導致現在的社會很多的病態,所以家長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反應,久而久之小孩也會跟著你一樣冷靜處理任何的事情,如果真的無法讓孩子情緒穩定,可以請聽孩子的想法,或者是用文字來讓他們抒發,這都是我在教育孩子的方式 |
107 | 江媽媽 |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可進行情緒教養?7狀況幫助理解 1.憤怒管理出了問題: 2.出現了過多的焦慮和擔憂: 3.情緒易受困擾的孩子: 4.表達困難的孩子: 5.缺乏自信和自尊的孩子: 6.經歷創傷或困難的孩子: 7.社交困難的孩子: 7種策略與技巧,協助大人進行正確情緒教養 1.建立情緒連結: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連結是情緒教養的基礎。 2.教導情緒辨識和表達: 幫助孩子認識並理解各種情緒,以及它們在身體和心理上的表現。此外,鼓勵他們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說話、寫作、繪畫或運動。 3.培養情緒調節能力: 教導孩子適當的情緒調節策略,例如深呼吸、放鬆練習、運動或進行興趣愛好等。 4.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 營造一個安全、支持和包容的環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情緒是被接納和尊重的。 5.教導解決問題的技巧: 幫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以應對情緒困難。 6.模範情緒調節行為: 這將有助於兒童學習並模仿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 7.尋求專業支援: 心理專業人士可以提供您和孩子更深入的支援和指導,幫助您制定適合的情緒教養計劃。 最重要的是,情緒教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父母應該給予兒童愛和理解,並為他們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透過正確的情緒教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智力,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
202 | 賴媽媽 | 孩子的哭鬧、負面情緒以及看似無理的要求,實際上是他們與父母溝通的方式。然而,父母常常試圖迴避孩子的眼淚,甚至以「為了他們好」而拒絕他們的請求,壓抑孩子的情緒,導致他們無法表達內心感受。父母應嘗試改變心態,接納孩子的情緒,理解他們內心的需求。唯有學會傾聽、接納並陪伴孩子,才能將每次情緒風暴變為修復親子關係的時機。 |
202 | 王爸爸 | 首先要謝謝忠貞國小輔導室挑選本次的好文分享—情緒教養主題。 看完文章,我開始回想起孩子與我在相處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才知道原來孩子在情緒上有不同表達自己每個時期不同的感受而不是故意要對家長不禮貌或是有一些偏差的行為! 這七種情況不一定只代表一個孩子只會發生其中一個狀況,有時候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身為孩子的家長的我開始該反思,自己在家庭事務、工作繁忙之餘,是否很少陪伴著孩子好好的聽她說話及觀察孩子成長中心靈的變化? 謝謝這篇文章,讓我能從中學習到當孩子遇到這些不同的情緒表現時我第一時間不該是責備而是先關心孩子是否當天或最近有發生什麼事並多多觀察自己的孩子及利用一些時間陪孩子聊聊孩子的小世界、教導孩子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身為大人的自己,也需要跟著孩子一起學習成長用適當的方式來與孩子溝通,面對孩子做了與自己預期不一樣的結果,也要學習讓自己的情緒管理好,這個過程一定很困難。 但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也必須要做到,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榜樣,別讓自己也因為情緒管理不當成為被孩子疏遠的理由。 |
204 | 黃媽媽 | 情緒教養真的很重要,但大人也要有好的情緒,才能有效的教出好的情緒表現,"受傷的孩子,長大會變成壞掉的大人,壞掉的大人如果沒有好好的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及任何關係,會讓孩子受傷,孩子長大就會壞掉~努力讓小孩不要再受傷~~~ |
205 | 黃媽媽 | 其實在進行對孩子的情緒教養之前,父母自身的情緒控管也十分的重要,每當看到小孩失控時,家長的態度才是左右小孩的主因,除了讓小孩認知自己的情緒之外,也應該跟孩子一起練習處理情緒,面對孩子情緒失控時,陪他一起冷靜,深呼吸,引導他將心中的不滿說出來,並解決當下的問題,一次次的練習,讓他學著調理自己的想法,才不會被情緒給主宰。希望在未來面對每一次的情緒,我們都能有好好穩定自己情緒的能力。 |
205 | 邱媽媽 | 我認為,情緒教養最關鍵的一點在於與孩子建立情緒連結。透過傾聽和理解,我們可以讓孩子感到被接納,進而建立他們的信任感。文章中的建議,如教導孩子辨識情緒並用合適的方式表達情緒,對於孩子長期的情緒發展至關重要。此外,父母的言行舉止也對孩子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以身作則,展現良好的情緒調節行為。這篇文章提醒我,情緒教養並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需要持續努力的過程。透過耐心的引導和適當的支持,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強大的情緒韌性,讓他們在面對未來的挑戰時更加自信和堅強。 |
205 | 吳媽媽 | 開學前一週,孩子突然變得情緒不穩,脾氣變得有點差,我猜應該是開學前的焦慮吧!嘗試著和她溝通這種情緒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面對這樣的情緒。從返校日開始,早上出門前就顯得不太開心,早餐也說吃不下,快樂的暑假結束了我想她應該很捨不得,又無法接受要開學的事實。這時候我不責備她,給予擁抱並且跟她說明暑假就是結束了,要恢復正常上學的日子,並且每天觀察她的情緒變化,希望她能快速調整心情。情緒教養不容易,但我會努力陪伴和一起學習。 |
205 | 丁媽媽 | 情緒教養我個人認為非常重要喔!孩子是會跟著學習父母的情緒,有穩定情緒的父母通常孩子也會有穩定的情緒,常常覺得自己孩子沒耐心情緒控管不好,別人孩子卻情緒穩定,但通常看到對方家長都是情緒穩定的,耳濡目染下的孩子,多半也是有好的情緒,所以家長也是需要學習管理好自身的情緒,做好榜樣讓孩子學習正確處理自己的情緒。 |
205 | 柯媽媽 | 看完這篇想到暑假時帶兒子去看的腦筋急轉彎第2集,更多的情緒加入其中,兒子看得津津有味。 片後問兒子感想,他說,很好看,但是他好像沒有這麼多的情緒,他比較像第一集只有喜怒哀樂而已。 細細品味與分辨後,或許可以覺察出我們也是有焦焦在裡面,只是不太多,學會辨識並且好好處理情緒是成長的重要課題! |
208 | 林媽媽 | 小孩情緒穩定父母親很重要,要有耐心陪伴小孩,每天聆聽小孩在學校發生的事情,不可以讓他們覺得不耐煩,平常如果孩子情緒不穩定可以讓他們一個人靜靜跟他們說等他們冷靜完後再跟父母親說發生什麼事嗎,不可以跟孩子一起焦躁,或者平常陪他們運動跑跑步發洩也是很不錯的方法。 |
210 | 劉媽媽 | 「情緒教養」真是一門深奧的課題,我常常在小朋友出現情緒起伏的當下,心裡有2種聲音在拔河:(1)小朋友出現情緒問題了,媽媽是不是要跟小孩好好的溝通,了解小孩為何會有情緒問題,進而幫助自己的孩子。(2)直接命令他收起情緒,反正以前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這是孔武有力的方式啊!相信大家也都面臨抉擇過。我常用的方法是(1),但偶爾在無數次溝通協調效果式微下,會先用(2)來暫時冷靜處理。現在小孩已經升小2了,思想漸漸成熟,情緒管理也進步好多了。媽媽感覺努力有收穫,一切都在美好中發展;您們呢? |
210 | 陳爸爸 | 孩子的情緒常常會不穩定,我看過很多家長也用吼叫回應,這個時候家長真的必須耐下心來為孩子開導,並且陪伴孩子。生了孩子才知道教育孩子真的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要有足夠的耐心,足夠的情緒穩定才能好好的陪伴孩子,看了學校分享的這篇文章,讓我真的覺得該靜下心來聽孩子說什麼。 |
211 | 吳媽媽 | 情緒教養對孩子的情緒健康和整體發展至關重要,透過本篇文章讓我了解到小孩在這七種(憤怒管理、焦慮、情緒困擾、表達困難、自信心不足、創傷經歷或社交困難等)情況下,大人需要積極採取行動,協助孩子,比如可以透過情緒教養策略,如建立情緒連結、教導情緒辨識與表達、培養情緒調節能力、提供情緒安全環境、教導解決問題技巧、模範情緒調節行為及尋求專業支援。透過這些方式正確教養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智力,提升心理健康與生活品質。 |
304 | 鍾媽媽 | 情緒教養在親子教育上是首當其衝的重要!其實身為主要照顧者媽媽而言更是重要的課題! 孩子不斷的成長,在情緒上的抒發上,也會因為表達能力而有所改變!孩子學不會時摔筆丟東西這舉止,其實真得教很久,也或許小細節舉止上他模仿了我,很多的面向讓我很挫折,但真得彼此溝通和引導孩子很久,漸漸地,有所改善! 每一次孩子的情緒上來,我讓自己即使很生氣也要靜觀其變,再事後好好說明:媽媽有在改善自己,可是你的態度真得很讓我生氣!希望你也能慢慢改善,我可以教你百遍,但就是只願你有好態度面對自己的不會,不會真得無所謂,學會就好了!事後,孩子都會討抱,也知道要孩子控管好情緒其實是難的,但慢慢的說,好好溝通孩子的確有改變! 我想:大人需要時間,孩子更需要時間調節自己的情緒! 所以,給孩子改變的時間,大人也學會慢,孩子一定會在情控上更加進步的! |
305 | 張媽媽 | 情緒教養的課題,在教育的過程中並不容易! 孩子的情緒展現,大部分是學習爸媽或周遭人員的情緒管控,若我們無法在孩子面前情緒表達完善,間接就會影響孩子們情緒的處理方式! 如何培養高EQ的孩子,我們到現在仍在努力,陪伴孩子成長的路上,我們也不斷在學習。 |
308 | 張爸爸 | 在育兒中學習面對情緒也是個重要的一環,從中也會常回想到自身童年回憶,長大後加上為人父母的角色,更能夠了解父母當時的處境,或許很多是一代傳一代的處理方式,但現在有了網路資訊和宣導等,讓我們能跟過去和解,改善面對情緒的心態,接納孩子的情緒,陪伴他們,一起讓情緒的表達方式可以更好好的渡過和消化。 |
401 | 藍媽媽 | 從嬰兒孩子就學習控制四肢、手指,幼兒園學習生活、日常,到了國小他們學習情緒管理、思想意識,對於第一次做媽媽的人,這文章也讓我學習做媽媽,更是做一位孩子的領導者,孩子的情緒時常負面消極、難以自行排除,包括人際關係他們也不容易找到方法改善,以大人身份告知孩子「不可以」、「不要理別人」孩子也無法理解,久了就變成代溝,覺得父母都不懂,方法都是錯的!透過文章學習希望未來我也能將孩子領導到正向思維,讓她遇到問題都可以平靜且積極解決,而不是只是消極跟逃避。 |
403 | 江爸爸 | 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可進行情緒教養?7狀況幫助理解 1.憤怒管理出了問題: 2.出現了過多的焦慮和擔憂: 3.情緒易受困擾的孩子: 4.表達困難的孩子: 5.缺乏自信和自尊的孩子: 6.經歷創傷或困難的孩子: 7.社交困難的孩子: 7種策略與技巧,協助大人進行正確情緒教養 1.建立情緒連結: 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緒連結是情緒教養的基礎。 2.教導情緒辨識和表達: 幫助孩子認識並理解各種情緒,以及它們在身體和心理上的表現。此外,鼓勵他們運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例如說話、寫作、繪畫或運動。 3.培養情緒調節能力: 教導孩子適當的情緒調節策略,例如深呼吸、放鬆練習、運動或進行興趣愛好等。 4.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 營造一個安全、支持和包容的環境,讓孩子感到他們的情緒是被接納和尊重的。 5.教導解決問題的技巧: 幫助孩子學習解決問題的技巧,以應對情緒困難。 6.模範情緒調節行為: 這將有助於兒童學習並模仿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 7.尋求專業支援: 心理專業人士可以提供您和孩子更深入的支援和指導,幫助您制定適合的情緒教養計劃。 最重要的是,情緒教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需要耐心和持久的努力。父母應該給予兒童愛和理解,並為他們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透過正確的情緒教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智力,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
403 | 邱爸爸 | 我感到,情緒教養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適應的過程。每個孩子的情緒狀況都不同,因此父母需要靈活應對,不斷調整教養方式。同時,當我們感到無力處理孩子的情緒問題時,尋求專業的幫助也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這篇文章讓我深刻理解到,情緒教養不僅是為了孩子的當下,更是為了他們未來的幸福和成功奠定基礎。文章中提到的教導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讓我認識到解決問題能力與情緒管理密切相關。這不僅能幫助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更具韌性,還能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
403 | 陳媽媽 | 孩子的情緒管理很重要,但首要先決條件一定是要有一個情緒穩定的家長,人家說孩子是模仿型的動物,孩子一出生根本什麼也不知道所以他會以模仿來作為他的成長過程,通常家裡面和諧,父母的情緒穩定,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穩定,相反則否,所以很多人才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真的很重要。 |
404 | 王志玄 | 孩子的情緒教養真的很重要,我們有時候會在公共場合看到一些孩子會因為想要某些東西但是得不到,或是不順心的時候,就會開始大吵大鬧,發出很大的聲音試圖讓父母順從。所以孩子們在有情緒的時候,該怎麼樣應對其實會影響到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學會怎樣處理情緒,理解自己現在的心情,以及學習怎樣”正確”的處理?陪伴在身邊的父母角色很重要,孩子小時候會用哭以及生氣的情緒對待事情,甚至有攻擊行為,如果父母不正確的引導及認識情緒,可能會引發更大的情緒問題。當然,父母親也需要學習怎樣引導孩子,與孩子的情緒連結,以及情緒辨識,我希望可以在生活中好好地實踐,教導面對情緒時可以情緒穩定的孩子。 |
409 | 陳俊宇 | 閱讀完本月的主題:情緒管理 因為筆者本身也是從事需要高壓控管的行業,對作者文中提到的情緒管理,深有同感。 造成情緒控管問題的原因,不僅是小孩,大人在面對事情時的處理態度也是影響孩子,故在發現孩子有情緒上問題的時候,也在在提醒家長,如果是發生在當下的人是自已,該如何面對?該如何教導小孩運用正確的方式,處理自已的情緒,文中提到七種方法,個人認為,先冷靜下來,才能有正確的思維去處理接下來的事。 首先,具備同理心,在發生事情的當下,造成衝突的兩方都應該安全、安心、平穩情緒,才能進行溝通這一步,無論是文中提到的、轉移焦點、運動、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前提是,先冷靜下來分析到此為止,造成了多少錯誤及傷害,待孩子冷靜下來,才開始分析因果及思考如何作出好的決定,結論,孩子需要陪伴及理解,無疑這是一段持久的陪伴關係,父母及時的溝通及理解,相信孩子也能感同身受並平安成長,自然價值觀較不易偏差,導致錯誤行為。 |
409 | 曹桂溱 | 教養孩子是一條漫長的修行旅程,需要静心和耐心。當孩子因生活上的事情鬧情緒出現叛逆、挑戰父母極限時,我們最需要做的是先平静自己的内心,不要硬碰硬,同理和接納,允許他表達憤怒,等待情緒風暴過後再來說教他才可以聽進父母的話,以達到教養效果。 文章很好,七點狀況分析七點技巧掌握,提供給父母對情緒教育有更完整的理解和認知,走得更加正確和自信。 |
410 | 黃瑞庭 | 每個人都有情緒,無論是大人、小孩大家都一樣,只是大部份的大人較知道如何控管自己的情緒。 而孩子較不會去掩飾自己的情緒,有什麼就直接表現出來,也不管場合適否恰當。但隨著年紀增長有些人也會慢慢學習調整。 但有些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會暴走,所以情緒的教養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事。不論大人、小孩都應重視這個問題,修養自己的品行,遇到事情別急者生氣,先深呼吸一下,再想一想應如何處理,若太火爆時先跳脫現場,再冷靜處理,才有辦法將事情圓滿解決。 |
509 | 黃媽媽 | 原生家庭絕對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大關鍵,孩子們從小看父母處理事情的態度,遇到問題的解決方式跟平常對自己情緒的控管,在潛移默化下,影響巨大,所以從小就會跟孩子們說,遇到問題我們要想辦法解決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不要讓心情主要對事情的判斷力跟決策。 |
603 | 劉媽媽 | 情緒教養是門終生都在學習的功課,不但要學會控制自己情緒,還要學習如何面對他人的情緒。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面對不同的人,產生了各種不同的情緒,要調節要管理要解決當下無論是自己還是他人的情緒。 文中提供的理解與教養的方法讓人受益良多,作為父母,我們更是孩子最重要的榜樣。展示良好的情緒教養,更有助於孩子學習及模仿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 |
603 | 簡媽媽 | 在孩子一出生,父母的情緒是直接影響到孩子。孩子在憤怒管理出了問題,出現了過多的焦慮和擔憂,情緒易受困擾,表達困難,缺乏自信和自尊,經歷創傷或困難的孩子,社交困難的孩子,都是需要大人給予愛與理解,最重要的是,情緒教養需要堅強的耐心和持久的努力。並為他們提供情緒安全的環境。透過正確的情緒教養,我們可以幫助孩子發展良好的情緒智力,提升他們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 |
605 | 姜媽媽 | 情緒的穩定是學習和生活適應等各方面的非常重要的事情,影響學習成就的自信與勝任,可以讓個人願意持續在課業,興趣來增廣見聞,考試也能得心應手,困難能迎刃而解。父母也是會因為工作忙碌而有情緒,因此也需要自我調節及自我覺察,我覺得想要孩子情緒穩定時,父母也必須控制和維護自己身心健康,三不無時的身體掃描、正念覺察照護自我感覺,把心情穩定再教導孩子功課,以免氣呼呼的影響親子關係。 |
610 | 陳媽媽 | 情緒教養的目標是幫助孩子學習辨識並掌控憤怒情緒,以及運用正確的應對策與他人溝通和找尋解決方法,幫助孩子學會辨識並管理焦慮情緒,以及提供他們適當的情緒安撫和放鬆的技巧,讓孩子建立積極的自我價值觀,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並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才能和興趣,教導他們適當的情緒表達方式需要大人提供情緒支持和安全環境,幫助他們恢復平衡,提供支持和指導,幫助他們建立社交技能、增強自信心和培養友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