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月主題-學習動力:點燃孩子想學習的6個「動力引擎」,讓孩子覺得學習「有價值」
孩子班級 | 投稿家長 | 心得分享回饋內容 |
104 | 黃媽媽 | 感謝學校提供六個動力引擎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在與孩子討論學習取向的時候可以參考,目前有使用到報酬取向.自尊取向.關係取向.實用取向.訓練取向,只是使用的多寡不太相同,希望未來可以更加使用這六個動力引擎,讓孩子在學習上面更有動力~~ |
104 | 陳俊宇 | 在漫長的國小六年裡,筆者認為學習的動機,關係到學生的專注程度,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有的擅長運動,有的擅長理科理解,有的擅長詩詞文字的背誦,無論是那一個,都是理解知識的一環。 故在學習引擎一文中,分類了六大項,關於學習的動機,筆者認為作者的目地是引導孩子及家長適性的找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模式並進而引導孩子對「學習」這件事,能有更加充份的動力及理解。 無論孩子的出發點是六大引擎的那一項,都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誰的期待,而是將來那一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勇敢挑戰,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最後筆者想送給大家一句我最近覺的非常有共鳴的話:「人不是為了追求完美而來的到這世界上的,是為了體驗才來的」。 |
105 | 吳媽媽 | 本篇文章介紹的學習的6個動力引擎,讓我更加明白如何讓孩子的學習更好,對於小一新生的家長,面對剛上小一時孩子還不習慣每天要寫作業這樣件事,甚至因為不想寫作業所以會嚷嚷不想要上學,當時我應該是用了”關係取向”,跟孩子解釋因為大家都在學習,小學生活就是大家都一樣要學習要寫作業,漸漸的孩子也習慣了每天要寫作業這件事,學習上也時不時幫他點燃了其他的動力引擎,學習的6個動力引擎不僅適用在孩子的學習上,也可以應用在我們的生活上。 |
105 | 丁媽媽 | 看了本文 點燃孩子想學習的6個動力引擎,感覺受益良多,學習不在是一昧的古板的讀書,而是開心學習,有興趣有目標目地的學習,像是學習英文,不在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學習,而是多了一種語言能力,以後不論是未來工作或是出國旅遊,都能派上用場,也是種正向的學習動力,想辦法點燃動力引擎,讓學校動力永不熄滅。 |
105 | 蔡媽媽 | 看了,點燃孩子想學習的6個「動力引擎」,讓孩子覺得學習「有價值」, 告訴我們6種動力引擎: 1. 報酬取向:將學習當作獲取報酬的手段 2.自尊取向:因想贏,不想輸 3關係取向:跟隨他人學習。集體朝著相同的目標前進,對孩子有正向的影響力。 4.實用取向:對現在或將來有幫助 5.訓練取向:想變得更聰明。與2比較,訓練取向重視的是與自己比較 6.充實取向:因為覺得開心 不管那種引擎都可以,點燃越多越好。可思考讓孩子利用哪些引擎來採取行動。有好的學習,習的有價值。 |
107 | 蔡媽媽 | 謝謝學校分享此文章 我們的教育屬於下排動機,我們也知道這非長久之際且有風險,看到文章中的六個動機引擎,也讓父母更快速的來了解小孩們的取向,然後我們在努力引導到上排動機,並且持續維持。 也就是說,擁有複數的欲望引擎,讓孩子在學校上更有自己的動力去學習,成長。 |
108 | 陸爸爸 | 這次的主題是關於學習,我對這種主題本身的經驗也是心有戚戚焉,確實學習是需要引擎的,不論是同儕競爭或是未來實用性的面相都是很好的論點,我從小朋友小的是時候就一直灌輸他們技能的重要性,你多會什麼,就能獲得更多的尊重跟依賴,這在人際關係跟求職上都有很大的幫助,不論是未來賺取收入跟提升自己的地位都是息息相關,讀書學習是為了自己,學到什麼也都是自己在使用的,人生就是透過不斷地學習,才會變的有價值跟意義,這也是我一直教育小孩的部分。 |
108 | 廖姵雅 | 讓孩子學習從「內心」出發。快樂,自願地。 生活中觀察孩子興趣,從興趣引導,讓孩子可以在學習路上 「充實取向」「訓練取向」「實用取向」。 學習路上自然 目標明確,深入不斷重複練習。 給予意見不要直接選擇:大多數家長因為自己「大人理想」,幫還小孩選擇已經大於給予意見,相對,現實下,非興趣的學習,就是在按表操課,時間內完成而已,我們問過:孩子開心嗎?!有興趣嗎?! 忽略「自願」這件事,學習相對變成反效果。 給予意見,聽孩子心裡先想法,從想法中去尊重並放手,他自己的心裡目標 ,花起時間更加投入,團體中找到志同道合夥伴一起良性競爭,比賽。 相對,因為是自己所選擇,運用生活更加投入。 從興趣找到良好學習引擎。發揮至大效果。 |
108 | 林媽媽 | 沒有孩子 一開始就不認真放棄學習的 陪孩子找出學習的意義引導孩子"為什麼學習" 一起探索找出學習的興趣和性向 只要孩子感興趣想解決問題 他們就會願意投入時間和心力 而做父母的可以從旁支持培養孩子 不要去否定 讓孩子可以為自己負責有自律擁有目標的人生 |
110 | 陳爸爸 | 孩子在成長的階段,是最容易吸收周遭人事物的影響,當孩子需要愛的卻無法得到愛時,會有想要藉由做奇怪的事情來吸引他愛的人注意,但在大人的想法裡,就會覺得,這個小孩怎麼了,怎麼不聽話,不聽人講道理,甚至出手打人,以為孩子學壞,其實孩子只是想要他愛的人也能像孩子一樣愛自己,但往往大人都忽略了這一點,已大人的心態看孩子,在現在資訊發達的文明世界已經行不通了,一定要撥世界陪伴孩子,在陪伴的過程中,自然而然也能了解孩子在像什麼,需要什麼。 |
111 | 吳媽媽 | 確實點燃內在動力除了本身有強烈興趣外,很多時候也需要借助外在動力激發孩子。有人說身為家長的我們,要積極看見並讚美孩子好的地方、進步的部分,不要過度放大孩子沒做好的地方,如此才能透過小小的鼓勵與讚美,驅動孩子自尊心與勇於不斷前進的正向心態! 文章中提醒了我,孩子本身喜歡的部分,不需要再給予額外外在動力,否則當動力消失時,孩子也會失去更多動力。似乎得好好學習如何拿捏與運用內外在驅動的動力。謝謝本月得文章分享! |
203 | 孩媽媽 | 好喜歡文章裡的這段話,和我的理念完全一致。 ,在選擇補習班時,最重要的是班級是否有團隊意識、學生之間的人際關係是否良好,以及是否有其他目標與孩子相同的學生。 這個真的非常重要,既然花錢了,孩子如果學的不開心爸媽辛苦孩子也很累,在學習的道路上還是需要同儕的陪伴。 |
204 | 鍾媽媽 | 根據文章尋找出自己孩子屬於報酬型的孩子,需要獎勵才會有更好的刺激,這也是我必需思維的事,所以常告知他所有的學習都可以讓自己未來更好!而現階段讀書的目的在於對自己負責,以及基本知識的養成和建立! 我不得說要孩子好好學習的確是件難事,因為每個孩子狀況迥然不同,因此使用引導的方法也可能根劇每個時期而有所更動以及改變! 文章中教我的觀察導向的確很適用,也受益匪淺! |
204 | 林媽媽 | 透過6個引擎,瞭解每個面向的目的性和解決問題方法,並分析內外在動機,前者階段孩子大多處於報酬和競爭偏向取悅他人,後者隨個體成熟較能自主和獨立,對自我的實現和價值觀較能提升且可持續性,大人角色僅需陪伴,導引孩子到合適取向,減少挫折,邁向成功道路上。 |
303 | 陳媽媽 | 在閱讀了此篇文章後,心裡有很多的感觸,其實現在很多家長害怕孩子生氣,由於害怕孩子生氣很多時候就會放任孩子。我本身是做美語班的老師,常常會碰到很多不背單字的學生,每次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跟家長討論的時候,家長的回答總是:老師,我有叫他唸,可是他都不唸。不然就是:我有叫他讀啊!他沒有讀嗎?往往家長就忘了自己有監督的責任。其實孩子學習的態度從小就要培養,家長有沒有心陪伴,孩子一看就知道。 |
303 | 江媽媽 | 作者介紹「兩種動機因素的分類」。這是日本東京大學的市川伸一教授進一步分解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後,透過「人為什麼學習」的問卷調查進行分類,而定義出來的結果。 作者把這些分類當作六種不同的「動力引擎」: ① 報酬取向:將學習當作獲取報酬的手段( 因為想要獲得稱讚、因為不想挨罵) 在六個動力引擎中,從報酬取向開始著手的話,效果會相當顯著(不過,在報酬的使用方法上,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本機構會把點心當作學習的報酬,以此作為切入點,讓孩子獲得其他動機。 ② 自尊取向:因為自尊心和競爭心而學習(因為想贏、因為不想輸) ③ 關係取向:跟隨他人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為了取悅信任的人) ④ 實用取向:為了工作和生活而學習(因為對現在或將來有幫助) ⑤ 訓練取向……為了鍛鍊智力而學習(想變得更聰明、想讓腦袋更靈活) ⑥ 充實取向……學習本身讓人感到愉悅(因為覺得開心、因為想去做) 由此可知,擁有多個引擎相互輔助,才可以飛得長久。 |
304 | 莊爸爸 | 藉由這篇文章學到了孩子學習的六個動力引擎,分別是:報酬取向:將學習當作獲取報酬的手段( 因為想要獲得稱讚、因為不想挨罵);自尊取向:因為自尊心和競爭心而學習(因為想贏、因為不想輸);關係取向:跟隨他人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為了取悅信任的人);實用取向:為了工作和生活而學習(因為對現在或將來有幫助) ;訓練取向……為了鍛鍊智力而學習(想變得更聰明、想讓腦袋更靈活);充實取向……學習本身讓人感到愉悅(因為覺得開心、因為想去做)。 另外也學習到了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是否感受到學習內容的重要性為內在動機,是否感受到學習的實際利益為外在動機,學到了很多也比較清楚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動力的引擎」總共有六個,要讓孩子利用哪些引擎來採取行動。擁有多個引擎,就不會輕易墜落,並從各個方向著手並增加引擎的數量,都是這篇文章教會我的事情,是篇很棒的文章! |
305 | 陳媽媽 | 文章針對學習動機分析的很精闢,不論哪個動機引擎,內在動機多多激發以充實腦袋,學習無上限、無止盡;以前人常說「活到老、學到老」,找到學習的興趣與方法,讓人頭腦靈活運用不癡呆! 當然在學齡兒童階段家長們也可使用關係、自尊方式刺激小朋友們,讓他們從學習過程感到開心、自尊心或零用錢等,非單一方式,多鼓勵小朋友們抱持著良善、謙虛與積極的學習心態,多多充實自己內心與頭腦!此篇文章非常值得大家閱讀!學校在教育孩子議題上非常用心! |
305 | 陳住真 | 孩子通常很難去了解學習對自己的未來到底有什麼幫助,所以,我們做父母的,要先調適自己的心態,因為學習不可能立竿見影,先了解如何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並循序漸進讓孩子慢慢適應,當然,我們當父母的要對孩子有信心,適時的鼓勵他們,而非吹捧,相信他們的學習成效會越來越好。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學習架構,慢慢提升他們的主動學習力,提高孩子的成功機率,進而驅動他們主動學習的能力,記得在這期間,我們父母要有耐心,慢慢開導,並鼓勵他們,相信他們可以做到,切忌把孩子與其他人做比較,這無疑是在打擊他們的自信心,我們可以經常鼓勵孩子們,告訴他們:你是獨特的,我們很愛你!相信在我們的正向鼓勵下,孩子給我們的正向回饋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
309 | 陳爸爸 | 在漫長的國小六年裡,筆者認為學習的動機,關係到學生的專注程度,每個孩子都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有的擅長運動,有的擅長理科理解,有的擅長詩詞文字的背誦,無論是那一個,都是理解知識的一環。 故在學習引擎一文中,分類了六大項,關於學習的動機,筆者認為作者的目地是引導孩子及家長適性的找出適合孩子的學習模式並進而引導孩子對「學習」這件事,能有更加充份的動力及理解。 無論孩子的出發點是六大引擎的那一項,都應該讓孩子知道,學習不是為了應付誰的期待,而是將來那一天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能勇敢挑戰,並從中獲得成就感。 學習是永無止盡的,最後筆者想送給大家一句我最近覺的非常有共鳴的話:「人不是為了追求完美而來的到這世界上的,是為了體驗才來的」。 |
310 | 黄瑞庭 | 每個孩子學習的動機 也不盡相同,自發自律性也更不同。 有內有外當然有許多不同的面象,也有許多不同的價值來去引導孩子的學習。 因為 孩子只要學習能夠積極的自動自發的學習家長也會輕鬆很多吧! 當然每個孩子學習或做一件事情都有他不同的動機 ,有人單純只是因為自己的喜愛,有的人為了得到師長的稱讚、肯定,也有的人因為可以獲得實質的物質,例如:獎狀、獎金或者是一些小小的禮物等等。 但無論動能來自於哪裡 ,只要是正確的是 而且全心去完成一件事,或用心的去學習,那都是很棒的都該被肯定的,不是嗎? |
403 | 林宥妤 | 不必每個都第一,每個人都是獨特唯一,尊重並陪伴觀察發現孩子的興趣,給孩子支持鼓勵他所選擇的方向,也提升自己探索求知慾的精神,在這種學習上就會更加深印象找答案的過程,就像每個人天生擅長與興趣不同,所以在自己專長的領域上就會顯得事半功倍,沒有最完美的學習模式,但是有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環境氛圍與一起學習的小伙伴,也是動力引擎泉源。 |
410 | 余至真 | 中文是最難學的語言,但孩子卻用的輕鬆自如!!當學英文時卻困難重重,因為從小就就是在中文的環境長大,歷史是最無聊且難記住的一門課,但是每個孩子對三國時期的歷史卻聊若指掌,因為在喜歡的三國遊戲中部段的加深自己對歷史人物的認知才能發揮最大的武力值。 如何增加孩子對於學習的動力,環境跟興趣占絕對的優勢,我兒子為了想談自己喜歡的音樂主動學好鋼琴,玩遊戲為了尋找好的遊戲攻略下定決心好好日文,無論想要的是甚麼給他的動力帶來的目標卻是好的。一昧大人自己覺得不如引導讓孩子自己想要,我相信這樣的動力才會讓孩子真正開心且受惠。 |
503 | 王欣蘭 | 孩子常常會問的幾個問題,一是我們為什麼要學那麼多東西?另一是為什麼要學英文? 往往媽媽都只會回答將來會用到,可是如此籠統的回答孩子根本還是無法理解, 讀完此篇文章使我懂得可運用六種不同的動力引擎,讓孩子了解學習的價值, 無論是外在動機還是內在動機,當孩子又開始對學習產生疑問時,就趕緊看看六種動力引擎,試看哪個可以再次啟動孩子學習的動力。 |
505 | 姜媽媽 | 「動力引擎」是我頭一次聽到的名詞,點燃孩子的學習動機真的很重要.有些孩子是學習無所謂,動力要人催,總是皇帝不急急死太監,被動加上超無力,家長往往無計可施,放牛吃草又不敢,只好排滿滿滿的安親班課程,花大筆銀子趕鴨子上架的留安親班補習班至晚上九點後再接回,苦了孩子也辛苦了家長的血汗錢. 我家大兒子就是在國中時拼命補習補全科,雖然多多少少有往前推進分數,可是學習動力都是催促而來,自己內在動機不強就讀書很累會哀哀叫苦.但是他出社會後反倒是因為同伴相互鼓勵的關係動機影響,目前也學有所成當起資訊工程師,而擁有自信和成就.因此要讓孩子在興趣探索多方觸發和誘發孩子多嘗試不同領域的科目,的確很重要,尤其還要一群好朋友的督促和激勵.因此內在動機是要大於外在動機. 我覺得此篇文章中的重要是:要讓孩子維持學習的興趣,就必須擁有多個動機。如此一來,即使缺少其中一個動機,也能靠其他動機學習下去。從今天起,我也要開始由各個方向著手,去找出並增加孩子學習動力引擎的數量。 |
511 | 莊爸爸 | 藉由這篇文章學到了孩子學習的六個動力引擎,分別是:報酬取向:將學習當作獲取報酬的手段( 因為想要獲得稱讚、因為不想挨罵);自尊取向:因為自尊心和競爭心而學習(因為想贏、因為不想輸);關係取向:跟隨他人學習(因為大家都在學習、為了取悅信任的人);實用取向:為了工作和生活而學習(因為對現在或將來有幫助) ;訓練取向……為了鍛鍊智力而學習(想變得更聰明、想讓腦袋更靈活);充實取向……學習本身讓人感到愉悅(因為覺得開心、因為想去做)。 另外也學習到了學習的內在動機和外在動機,是否感受到學習內容的重要性為內在動機,是否感受到學習的實際利益為外在動機,學到了很多也比較清楚如何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動力的引擎」總共有六個,要讓孩子利用哪些引擎來採取行動。擁有多個引擎,就不會輕易墜落,並從各個方向著手並增加引擎的數量,都是這篇文章教會我的事情,是篇很棒的文章! |
601 | 袁麗蘭 | 做任何事情都要從心開始 ,從心開始才會心甘情願 ,才會持久 。否則因外來的硬逼丶強迫,都不會持久,而且 無成效。 要如何從心開始呢?讓自己心甘情願 的去完成一件事 ,做不同的學習。那可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更要智慧去執行! 尤其面對不想思考,又懶得學習的孩子,要如何去引發他的學習動能,更是不容易的一大工程呢! 但我覺得除了各種有價值的誘發之外 ,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他的心 ,真正想要的是什麼,要願意去表達出來。你才可以對症下藥,讓孩子有中心有價值、有存在感、……… 這樣才能肯定自我 ,才有信心 、才會越來越好。 |